已有1條回答
現在的孩子條件好了,卻有很多孩子不喜歡上學了,在學校里坐不住,就想著出去玩,有的都到了逃學的地步,那孩子逃學怎么處理好?
孩子逃學怎么處理好
1、父母要真正尊重接納自己的孩子,承認孩子不想上學,內心一定有難言之隱,并真誠地表達看到了孩子內心的苦楚,希望能和孩子一起來分擔。
2、和孩子一起探討,不想上學的背后到底是對什么事情不滿或者在什么事情上需要幫助,內心有什么需求,看清自己,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向和希望。
3、告訴孩子我也不想上班了,問他可不可以,孩子一定會說不可以,因為不工作就沒有工資收入了。
4、讓孩子表達自己不想上學的原因,并通過共情,了解孩子內心的糾結和矛盾,并無條件地接納,不要指責,埋怨,更不能打罵,將事情復雜。
5、弄清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后,讓孩子體會面對這一件事情,是什么感覺,嘗試讓孩子看清自己的情緒。
6、讓孩子看這種感覺如果放在身體上,在哪個部位比較合適,將這些情緒拉到身體上,孩子可能會說胸口緊或者悶等。
7、再讓孩子看這個胸口以及周圍的組織,通過聚集,讓胸口和周圍組織對話,表達,交流與溝通,通過自己的智慧看清問題,并發現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真正解決問題,實現自我的成長。
孩子為什么想逃學
1、孩子患了“學習障礙癥”
有些孩子因為存在學習障礙而逃學。這些孩子并不是天生不愛學習,而是在學習和運用語言和數學知識方面存在缺陷,再怎么努力成績還是跟不上去,久而久之,便產生厭學心理,甚至開始逃學、曠課。
2、孩子存在心理障礙
兒童心理學家認為,生活方式的改變、家庭環境的變遷、親人的遠離或逝世,都可能使孩子產生心理障礙,對他人對外界產生抵觸情緒,以至于抗拒上學。逃學行為可以看成是孩子的一種心理上的自我防衛和本能回避。
3、沒有正確的學習觀
很多孩子之所以逃學、厭學,是因為缺乏正確的學習觀來督促自己。學習本來就不是一件太輕松的事,它需要一定的毅力。孩子如果不知道自己學習是為了什么,那么,在感到學習生活無聊枯燥的時候,在產生升學無望的消極心理的時候,在受到家人責備、老師批評、同學嘲笑的時候,孩子就會產生厭學心理,漸漸對學習冷漠起來,最終發展成逃學行為。
4、缺乏動力或者興趣
中國的課本,少了一些趣味,有些枯燥,因為對于很多孩子來說,課本上的內容聽上去只能讓他們昏昏欲睡,而學校課程安排大多以老師方便為主,有時候會出現連續上理科或者連續上文科的情況,老師缺乏教學經驗,吸引不了學生,這就導致學生產生厭學心理,久而久之,發展成逃學的不良行為。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