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希望孩子能好好學知識,有一個好成績,因此總是不顧初二孩子的意愿給他報各種補習班,限制了他大量的自由時間。同時父母對他給予了很多期望,給他帶來了很大的學習壓力,就會導致孩子對學習有了厭惡的心理,不愿意上學。
初二孩子不愿意上學怎么辦
1、家長教育孩子端正學習態度,激發學習興趣。作為一名學生,必須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的,這是提高學習成績的關鍵。家長可以和孩子聊天,了解孩子對學習的態度,知道他的內心想法。如果初二孩子不愿意上學是有厭學的情緒,可以給他講一講人生的道理,樹立遠大的理想。
2、給予理解。很多初中孩子的家長,面對孩子厭學的情緒就會顯得格外的暴躁,有時候還會拿其他的孩子進行對比。其實這樣的行為是完全錯誤的,這樣不僅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而且會加重孩子的叛逆心理,讓孩子更加的排斥學習。
所以,我們應該給予孩子一定的理解,因為這個階段是孩子心理和生理發育的階段,出現叛逆厭學的情緒是非常正常的現象。我們要避免呵斥與責備,如果孩子感受到了家長的理解,一定也愿意主動走出厭學的情緒。
3、多表揚鼓勵。孩子都有自尊心,當孩子的成績被大家認可時,他們倍感自豪。家長不要放過每個值得表揚的機會,當孩子取得成績后要讓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要讓他知道成功是多么快樂,于是他下次會照樣去做的。這種溫和的表揚方式很容易被孩子接受,孩子也不會因一次成績不好而失去學習興趣。
4、另外家長不要有攀比的心理,有的家長希望將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作比較,別人家的孩子上了哪個輔導班,就給自己的孩子也報這個輔導班。這種不切實際的要求,將分數看的過于重要的行為,會給孩子帶來非常大的壓力,嚴重的就會出現不想上學的心理。
家長要讓孩子自由生長,給孩子自己的空間,不要過多的要求和干涉,要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樂趣,將被動的學習變為主動。
初二孩子不愿意上學的原因
1、沒有從學習中體會到成就感。如果一個孩子厭學,很大概率是因為他無法從學習上體會到成績感。相反,學習給了他挫敗感,比如成績不好時被家長批評、非常努力還是學不會等。
2、自我否認。孩子在學習上屢屢受挫或者自我信心不夠,經常否決自己。特別是在成績達不到自己想要的高度時,會過度焦慮從而產生學習沒有用,怎樣學習都達不到目標的心理,也就會出現初二孩子不愿意上學的現象。
3、孩子有逆反心理。當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或下降時,很多父母都會下意識批評、嘮叨孩子:為什么就你學習不好?好好學習我說了多少遍了?這樣的次數多了,孩子就產生了逆反心理:你非要我好好學,那我偏不學。
初二孩子不愿意上學家長如何引導
1、建立和諧的親子關系。如果親子之間矛盾很深,那么孩子不愿意和家長溝通,就無法順利展開下一步。這個時候家長要從生活中的小事去關心孩子、愛護孩子、尊敬孩子,讓孩子相信父母是可以支持和理解他的。
2、學習上有技巧性幫助孩子提升。一旦孩子意識到學習和自己的未來有關系,接下來就是去幫助孩子解決學習上的問題。可以讓孩子說一說在學習上遇到的問題,然后就孩子的表達進行溝通,一起把問題具體化。只要把薄弱的環節做好,孩子的成績就會提高,學習的興趣也會跟著提高。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