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父母在教育不聽話的孩子的時候很多時候回使用嚇唬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其實家長這樣的做法不僅改變不了孩子的情況,甚至還會造成孩子很不聽話的表現,因此家長要想辦法對孩子這樣的行為進行引導。那么小孩很不聽話怎么辦呢?
小孩很不聽話怎么辦
1、跟孩子好好溝通是教育的前提
溝通是解決問題的前提,在孩子不聽話時,家長要先跟他進行心平氣和的溝通,跟孩子換位思考,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另外,有些孩子平時調皮是因為想引起父母的注意力,所以家長要對給娃更多的關愛,不讓孩子覺得自己被忽視。
2、愛過多無益,避免溺愛
孩子真正擁有的,要與他需要的或能用到的相匹配,獲得的過多可能會使他不知所措或不珍惜;長期溺愛你的孩子會降低孩子對“拒絕”的接受度,以致不能接受“不”。
家長不要認為孩子小就什么都不懂,其實只要耐心給孩子講道理,孩子是真的可以明白家長的意思的。此外,只要給孩子設立一個合理的心理預期,孩子對事物的接受能力會超乎大人的想象。
3、家長要引導孩子表達情緒
情緒是有能量的,父母吼孩子,傳遞給孩子的是負能量,孩子受負能量投射,感到恐懼,用不說話來抗拒這種能量。
但實際上,很多孩子沒有消化負能量的能力,長期不說話,只會讓負能量積郁在心里。
所以如果控制不住吼了孩子,父母事后一定要心平氣和地引導孩子說出來心中的真實想法,教孩子學會表達情緒、排解情緒。
4、面對小孩很不聽話的問題家長要就事論事,拒絕說教
這也是很多家長在帶著“情緒”進行教育時會經常發生的情況,當家長看到自己不愿意看到的孩子的行為,或者看到孩子犯錯時,就會忍不住進行批評說教。
因此要做到“去情緒化管理”,我們就要克制自己“說教”的欲望,并且養成“就事論事”的習慣。最好的教育方式、表達方式就是:簡單敘述自己看到的。
5、多陪伴孩子
很多家長整天忙著工作,以至于抽不出時間陪伴孩子,雖然孩子的年紀很小,但他也有情感方面的需求,如果家長長期冷落他的話,很容易讓孩子變得不聽話、叛逆,不僅影響他的性格,也會破壞親子關系。
建議各位家長,下班回到家之后,可以抽出一些時間陪伴孩子,避免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孩子感受不到親子關系而出現小孩很不聽話的情況。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