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潑好動,但是當孩子把好動的習慣帶到課堂上成了上課小動作,那就會令家長和老師都感到頭疼,這不僅僅是孩子不能好好學習,同時還會影響其他孩子的學習,那么家長怎樣改掉孩子上課小動作呢?
家長怎樣改掉孩子上課小動作
1、培養孩子良好習慣
孩子的習慣培養很重要,所以對于在上課時愛亂動的孩子,應和老師良好的進行溝通后,盡量能讓老師給安排在最前排。這樣對于孩子的亂動會出現約束性和監督性,并且當慢慢形成習慣后,就會減少孩子上課亂動現象。
2、平和溝通而不是暴力壓制
很多家長在遇到孩子教育問題時,很容易失去耐心,說不了幾句就沖孩子發火,甚至打罵孩子。這種處理問題的方式很低級,只會讓家長更生氣,孩子更傷心。孩子可能因為一時震懾在上課期間停下小動作,但也并不是發自內心地配合老師,當這種威懾影響力減弱還會犯同樣錯誤。
正確做法是控制住自己情緒,冷靜下來后和孩子平等溝通,耐心引導孩子講出自己上課搞小動作的具體原因。這期間及時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動,給孩子理解和包容。
3、心態上抓大放小
特別是一二年級的孩子,上課小動作屬于這個年齡的正常現象,本來就是貪玩的年齡,又突然從幼兒園相對寬松的環境,踏上了一天至少需要坐6個小時以上的課堂,對于每個孩子來說都是個考驗。
作為家長,在遇到孩子出現此類問題,被老師“投訴”時,不要馬上火大,吼罵孩子,而是要學會多角度去看待孩子的問題,多理解孩子的年齡特點以及性格特點,想辦法去幫助孩子。
4、訓練孩子的注意力
為了減少孩子上課的小動作,父母要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學會在安靜的環境中做事。讓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比如畫畫、閱讀、運動等。一開始時間控制在10分鐘左右,再逐漸加長時間。平時多帶孩子去博物館等比較安靜的地方,讓孩子學會在安靜的氛圍中集中注意力。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