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在對于青春期的孩子是需要進行溝通和理解的,但是溝通的時候也是要心平氣和進行,因為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會過于叛逆,所以家長在這時候就要注意了,那么青春期的孩子怎么溝通和理解呢?
青春期的孩子怎么溝通和理解
1、理解和傾聽孩子的內心需求
對于青春期的孩子,父母需要“躬下身來”主動傾聽孩子說話,這代表著父母對孩子的關愛與尊重。父母在傾聽過程中可以幫助孩子分析問題,孩子在傾訴過程中可以逐漸明確自己的問題,最后找到建設性的解決方法。
有時,孩子的問題也不一定能解決,但因為有人接納、理解他,就能使他消除不安和焦慮。當然,有時孩子的觀點、判斷可能很荒唐,父母可以反對,但要告訴孩子父母懂得他的想法,明白他的感受。
2、不要進行“揭舊傷疤”的溝通
當青春期的孩子放假在家玩游戲、或者看電視時,家長總習慣性地拿孩子之前不好的表現行為來反復說教。如“期末成績不理想,上課不專心,愛玩,你當初是怎么跟我保證的,回房間好好想想,別整天知道玩”等。
雖然家長的初衷是希望孩子放假也要看看書,但結果孩子會因為這反而和家長頂嘴,就會讓彼此鬧得很不愉快。
3、了解流行的網絡用語
家長在和青春期的孩子溝通是,要主動學習并使用一些網絡用語。因為孩子在學校,會認識很多朋友,也會接觸到很多“網絡用語”。對于孩子來說,這是他們口中的潮流,誰不懂誰就Low。
家長應該用寬容和理解的心態看待這種現象,有時“另類語言”能增加彼此溝通的樂趣。當孩子發現爸媽也在有意識地學習和使用這些網絡用語,孩子就會覺得自己和爸媽的距離縮短了,就是那種“你懂我的梗”,以至于親子溝通也會順暢很多。
4、主動與孩子分享
對于青春期的孩子,家長可以主動去分享一些事物,當然,也不需要把心中的擔心向孩子表明,去增加孩子擔憂的心理負擔。但有時家長不妨主動地與孩子分享自己的心情、感受,及對事情的看法,孩子當然也就比較容易向你訴說他的心情、感受與看法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