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現如今很多的孩子在背書的時候,都會存在抵觸的情況。因為他們覺得背書就是在為難他們,當然,孩子這時候也存在一定的畏難情緒。所以,我們家長就先要提起孩子對學習的興趣,然后再與孩子好好交流,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是什么,再給予解決辦法。
不喜歡背書的孩子的心理
不喜歡背書的孩子可能存在焦慮心理。如果孩子在背課文之前已經預設了“我背書很費勁,要花很多時間,沒有時間玩了!”,焦慮的情緒就自然而然的產生了。當焦慮情緒產生,大腦中負責情緒的邊緣系統就活躍起來,獲得了大腦的控制權;相反,負責邏輯思維和記憶的大腦前額皮質被抑制。
所以,孩子雖然看上去在反復的讀、反復的背,但卻是什么都沒有背下去,這就是為什么被情緒控制的孩子特別不喜歡背書。并非因為“不喜歡”而背不下來,恰恰是因為背不下來才“不喜歡”。孩子背課文太痛苦,只好給自己找了個“不喜歡”的理由。
不喜歡背書的孩子家長怎么引導
1、抄誦法
俗話說得好,抄一遍勝過讀十遍。讀背詩詞或片段時,可以“看”“抄”結合,即看一句抄一句,看幾句抄幾句,看一段抄一段,最后是看一篇抄一篇。有了入腦的印象,再來讀背。
2、暗示法
如果不喜歡背書的孩子在背書前,就會覺得要背的課文難,難于上青天,那孩子肯定是什么都記不住的;與之相反,如果一開始就覺得并沒有那么難,只不過是幾段話,有些段落還是有規律地,有了自我的,或來自于老師的、家長的心理暗示,心情愉悅地背書遠比沮喪地背書要強得多。
3、闖關法
由于學生讀得少,寫得少,說得少,語言貧乏,語文能力難以形成,也常常會出現不喜歡背書的心理。這時當遇到脈絡清晰的文段,可以讓學生找一找表示時間、方位、事情發展順序的詞語,或分成幾句為一關,幾段為一關,通過設卡闖關,學生的記憶興趣會逐步加強。
4、背字法
當孩子背誦短小精悍的詩歌時,家長這時候也就可以讓孩子先記住每行詩開頭的第一個字,然后延至每一句詩;背短文時,可以背每一句話的第一個詞,或者是每一小節的第一句話,延至后句,再連詞成句、連句成段,甚至連段成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