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每個孩子都會經歷叛逆期,因為成長的環境不同,所表現出來的行為也會有很大差異,家長不要過于驚慌,然后進行錯誤的教育方式。此時要注重孩子性格和人格的養成,然后讓他言而有信,勇于承擔,養成良好的習慣。
孩子叛逆期了怎么辦
首先,家長要學會傾聽,言傳身教。單方面對孩子輸出觀點的行為不叫溝通,與孩子的溝通應該是尊重且克制的。我們應該成為傾聽者,認真聽孩子的內心訴求,看見孩子的情緒波動,接納他的奇思妙想,肯定他的進步成長。
不要打斷孩子的講話,不要動輒反駁孩子的觀點,求同存異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而我們要做的還有以實際行動影響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言傳身教不能分離。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潛移默化的發生改變,以更加積極的心態面對叛逆情緒。
其次,不要發生沖突。當孩子有逆反情緒的時候,身為家長不要情緒上頭說出過激的話,更不要一開始就和孩子對抗,想著該如何好好地去教育不聽話的孩子。此時孩子會對這件事情有兩種態度,要不就是我行我素,要不就是委曲求全。
無論是哪一種,孩子從心底里根本都是沒能信服家長。此時家長要讓他們為自己的選擇去承受相應的后果,只有他們從事情本身中吸取了教育,才能夠更好地成長起來。
最后,千萬別翻舊賬。面對孩子的種種叛逆行為,家長切忌直接說“不”。比如孩子說要買高檔衣服,如果你說“不行,沒門”,只能引發孩子的反抗心理,覺得父母無法溝通,不理解自己。而應開啟溝通的大門,好好與孩子交流。要允許他犯錯誤,教育孩子不情緒化、不翻舊賬、不侮辱人格尊嚴,以提問的方式疏導他,而非威嚴地提出要求。
孩子自控能力差作為家長怎樣教育
理解孩子的感受:孩子故意做一些激怒家長的行為,可能是想博取關注,也可能是為了達成一些目的,而采取的“非正當”手段。例如孩子突然摔碎東西,這時候家長先不要急著去責怪,試著理解一下孩子的感受。他可能只是想知道某些東西扔到地上,會不會彈起來。
學做計劃、讓孩子養成好習慣:計劃是自我控制最關鍵的一環,有計劃有目的去做事,孩子的自控力一般也比較強。鼓勵孩子做計劃,每天要做什么玩什么,長期的堅持下去,孩子慢慢養成習慣,長大了對孩子絕對有很好的幫助。
言而有信:答應孩子的事情要做到,要言而有信。可以和孩子制定一個計劃,當完成計劃的時候,可以滿足孩子的要求或者一個小小的獎勵。既能幫助孩子用計劃約束自己,也可以學會為了實現目標克制自己。
小孩子沒有耐心怎么培養
1、陪伴孩子,并以身作則。在培養孩子意志力的時候,不去給孩子硬性規定。家長要做給孩子看,無論跑步還是打掃房間。都要嚴格要求自己,在規定的時間里做好計劃之內的事情。時間久了,孩子也會開始慢慢行動起來,并且跟父母一起做得有始有終。榜樣的力量,在什么時候都是最好的訓導,比所有的言論都好使。
2、讓孩子學會等待。沒有人喜歡等待這個過程,尤其是小孩子。當孩子對一件事物有迫切的需求時,不能馬上滿足孩子的需求,要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讓他了解等待與不等待不同的結果。
比如如果孩子想要在飯前吃糖果,你可以告訴他如果等到飯后再吃的話,會得到比飯前更多的糖果。通過這種小小的事例讓孩子知道,等待的結果與不等待的結果是不同的,生活中的許多東西都是需要等待才能換來好的結果。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