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小朋友做事總是喜歡拖拉,是長期養成的一個壞習慣。那么作為家長,我們首先要反思造成孩子拖拉的原因。然后找到改變孩子拖拉的方式方法,并要持之以恒的堅持下去,千萬不要半途而廢。例如:做一件事,可以給孩子適當的時間去完成,如果孩子不能按時完成,要讓孩子去承擔后果,家長不要包辦代替,更不能嘮嘮叨叨。
建議幫助孩子從小事做起,改正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加強孩子的時間觀念。有的時候家長也可以和孩子做小比賽,比賽誰穿衣服快,比賽誰洗漱最快等等。孩子都有好勝心。你讓他贏幾次,慢慢的孩子自然就會好很多。
還有一點,作為父母我們要多表揚,少批評。看到孩子掃地了,馬上表揚孩子掃的真干凈。房間收拾的真利索。人都喜歡被贊揚,贊揚會讓他們動力更足了。
怎樣改變孩子拖拉懶惰的毛病呢?
我們針對孩子的日常表現,探討磨蹭背后的深層次原因,一起正確認識和對待孩子的“磨蹭”現象。一方面放慢成人的速度,理解和尊重孩子的節奏,另一方面以身作則,調整教養方式,靈活運用有效方法,幫助孩子養成按時惜時、積極主動的好習慣,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合理安排一日生活
制定作息時間表
和孩子一起根據每天的作息時間制定一個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生活作息時間表,家長應幫助孩子按時間表上的內容有條不紊地完成。這樣孩子在制定和執行時間表的過程中,熟悉了自己一天的生活,而且比較條理地捋順了它們之間的關系,同時也進一步增強了自己的時間觀念,形成有規律的生活作息習慣。
善用形象化計時工具
鬧鐘、鐘表、計時器、沙漏等計時工具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感知時間,在做事時產生一定的緊迫感,主動加快速度。孩子的思維都是具體形象化的,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把鐘表上的數字形象化、具體化。
(1)圖片鬧鐘
和寶寶一起做一個只有時針的大時鐘,然后畫一些簡單的圖畫,如床、面包、玩具等在上面;或者把現成的貼紙貼到鐘的相應位置上,如在8點貼上面包,表示8點要吃早餐了。
(2)生肖鬧鐘
可以選用以十二生肖代表數字的鐘,用它來提醒寶寶:“當分針走到老虎的時候,你就要把飯吃完。”
(3)數字鬧鐘
對于已會認讀數字的孩子,可直接使用有數字的鐘表,告訴孩子:“當分針走到6,就要關掉電視了。”
運用家庭小游戲
(1)計時游戲
多和孩子玩一些有趣的計時性游戲,可以增加孩子做事時的緊迫感。如1分鐘找不同、2分鐘拼圖、3分鐘收玩具、5分鐘穿衣服等等。孩子樂在其中,會非常積極地參與這種互動游戲,并努力使自己快起來。
(2)親子競賽游戲
在家庭中比賽誰穿衣服快,誰先把自己的衣服疊好等等,可以讓孩子在游戲中提高動作的敏捷度。
(3)和自己比賽的游戲
幫孩子設計一張成績表,先寫下他完成事情的最初耗時作為起點,然后,每天記錄實際完成的時間,如果孩子有進步,就給予獎勵。這是改善動作慢的直接辦法,還可以激發孩子進步的渴望。
(4)互相監督游戲
與孩子一起制定一個互相監督的計劃,讓他監督自己有沒有磨蹭現象(父母一方參與,另一方當裁判),裁判記錄結果并及時報告。雙方一起制定生活日程表,記錄每天早晨穿衣服、洗漱、吃飯等所用的時間,一段時間后看有沒有進步(為了維護他的積極性,父母要常讓孩子贏)。
(5)提前通知
在要求孩子做事情之前,事先告訴他待會要做什么,給他一個緩沖時間,等規定時間一到,再督促孩子從事下一項活動,比如,在吃飯前,父母可以先提醒孩子:“飯做好了,你可以再看5分鐘電視,5分鐘后請你關掉電視,過來吃飯。”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