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在家偷錢并且屢教不改很可能是因為,他們對于金錢沒有準備的概念,所以是分不清“偷”和“拿”的概念,或者是她們覺得父母的錢自己可以隨便花,于是便養成了這種習慣。當孩子在家偷錢屢教不改的時候,父母應該怎么辦呢?
孩子在家偷錢屢教不改怎么辦
1、了解孩子偷錢的原因
很多家長第一反應是孩子可能被別人帶壞了,也有可能是孩子人長膽長尋求刺激,也有可能孩子對“偷”的概念比較模糊。然而極少有父母通過孩子偷錢的行為,反思自己給孩子的零花錢,是否真的合適。大多數孩子在家偷錢屢教不改,都是因為父母給的零花錢無法滿足自己的消費欲望或者正當需求,孩子才開始通過偷錢的方式來獲取滿足。
2、給予孩子恰當的懲罰
知道孩子偷錢后,很多家長都會采取打罵或者溝通的方式,但是有的孩子就容易屢教不改,這種時候就應該換一種方式了。在知道孩子偷了多少錢后,可以立下規律,讓孩子自行償還這些錢,比如給家里掃一次地多少錢,洗一次碗多少錢,直到孩子完全償還后再繼續給孩子零花錢,這樣能讓孩子明白自己的錯誤行為是要償還的。
3、跟孩子制定一個規則
比如“每周或每月定期的給一次,如果在此之前花光了,你有一個機會感受那是什么感受以及應該怎么辦,比如忍耐一下或者找一件能額外掙錢的事情做。”充當孩子的預算顧問。除非孩子問你,否則不要提供建議。
4、孩子的金錢教育
有些家長覺得孩子要窮養,要讓孩子覺得金錢來之不易,孩子才會珍惜金錢,才能養成吃苦耐勞的好習慣。可是我們都忘記了,人都是有欲望和攀比心理的,一旦孩子的需求長時間得不到滿足,很可能就會走入歧途,不擇手段的滿足自己。大多數家長只注重孩子的物質生活,卻忘了孩子也需要金錢教育。
孩子在家偷錢屢教不改的原因
1、沒有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念
很多孩子覺得拿家里的錢就不算偷,他們不懂得金錢的重要性,更體會不到父母掙錢養家的辛苦,認為家長不滿足自己的想法就是“摳”,這其實就是因為孩子缺乏正確的金錢觀。家長應該從小就培養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讓孩子知道家里吃、穿、住、行都是要花錢的。
2、為了引起家長的注意
有的孩子可能是故意偷錢引起家長的注意,這是一種尋求感情關注的表現,可能是覺得父母不關心自己、不認同自己,故意做出格之事引起家長的注意。
3、通過錢來交朋友
有的孩子不擅長人際交往,不會正常交友,因此會想到用錢交友這個辦法,通過給同學們發錢,或者給小伙伴們買東西的方式“籠絡人心”,維持友情。但因為自尊等問題,孩子可能會對父母羞于啟齒,因此也會通過偷錢行為滿足的交友需求。
孩子對家長說謊怎么辦
1、父母樹立好榜樣
父母多跟孩子交流溝通,要讓孩子明白,說謊會造成不良的后果。告訴孩子,假如因為一些難以開口的原因,而對父母說謊是完全沒有必要的。要誠實守信,無論結果如何,父母都會體諒。孩子如果有愛說謊的習慣,父母先不要著急,善用方法去教育孩子,才是最重要的。
2、告訴孩子誠實是美德
家長要學會告訴孩子,誠實善良是一種美德。孩子的美德和習慣都應該從小培養,很多人都會說孩子太善良了,也會不好,因為“人善被人欺”。但是,他們卻忘了,平凡才是生命的常態。
只有誠實善良,才能擁有更多的知心朋友,才會為平凡的生活增添色彩。誠實和善良也是一個人,與他人相處交往的基石,家長要時刻教育孩子誠實友愛的重要性,可以講一些寓言故事,讓孩子明白這個道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