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出現逆反心理,孩子在這一時期會出現很強的自我意識,經常對抗家長,有些小孩還會打大人。小孩打大人是一種非常不好的行為,家長千萬不能任由孩子發展,否則很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身心發展。
小孩打大人要怎么處理
1、保持冷靜。當小孩打大人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冷靜,千萬不能與孩子對罵或者一樣打,此時已經過了打孩子教育孩子的階段。處于叛逆期的孩子,家長不能用過激的方法處理,只有多說服教育,當然不是嘮叨,需要講究方式方法。在教育小孩的時候,讓孩子知道父母是愛他的,同樣父母也需要得到他的愛與理解。
2、所有的大人在對孩子教育的問題上,要保持個統一的態度,不能一方在管教,而有些家人卻在寵愛,這樣對于教育來說是沒有任何幫助的。在自己生活之余,可以多帶孩子外出進行玩耍,通過這種方法能夠有效的進行親子間的互動,這樣能夠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遇到問題也就可以站在對方的角度來考慮了。
3、加強用語言來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孩子用語言來和別人表達思想。如果孩子是因為大人做了什么孩子不喜歡的事情,那么父母可以告訴孩子:“如果不喜歡人家這么做,可以直接教孩子對別人說‘不喜歡做了什么事情,我正在做什么”然后告訴孩子,打人無法解決問題,打人是不好的行為,通常孩子就會明白了。
4、隨著孩子的慢慢長大,尤其是處于青春期叛逆期的孩子,已經不適合對他進行簡單粗暴的打罵教育方式了,過于激烈的方式反而會更加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起到相反的作用。作為父母,應該耐心的和孩子講道理,站在他的角度開導他,不厭其煩的幫助他改變善惡價值觀。
小孩打大人的原因
1、孩子效仿家長的行為
孩子的第一模仿對象,就是自己的父母長輩,但凡長輩有踢打或辱罵別人的行為,都有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認知。在孩子的小世界里,也許會偏激地認為,這是對的行為。不然,長輩親人不可能會這樣做。孩子的模仿能力極強,甚至會形成固定模式,在以后遇到心煩、所求不得時,他們就會試圖用暴力來解決難題。
2、嬌慣型性心理
現在的孩子在家里都是掌上明珠,從小就寵著慣著,為了哄孩子高興,有些家長甚至拿孩子的手打自己的臉,慢慢的就成了習慣。但是,打人是不好的習慣,也是原則性問題,從一開始家長就要立下規矩,禁止孩子動手打人,一旦養成習慣,會很難改掉。
3、家長對孩子的暴力行為沒有加以制止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孩子,只要父母和爺爺奶奶不滿足他們的要求,就把小拳頭打向家人。當孩子有這樣的行為時,如果家長不加以制止和引導,那么孩子就無法意識到自己這種行為的嚴重性,長大后會把這種行為變本加厲地施加在家人身上。
小孩叛逆不尊重大人怎么教育
1、讓孩子學會尊重說話的前提
許多兒童使用大哭大鬧的方式來發泄自己的情緒,有些父母面對這樣的孩子聽之任之或束手無策。事實上,大多數孩子在和父母頂撞后會感到內疚甚至害怕。因此,如果孩子有不尊重父母的行為表現,家長應及時制止,同時明確地對孩子說:“你這樣做傷害了我,我很生氣”,讓孩子了解自己的行為對他人造成的影響。
2、要經常和孩子進行溝通
溝通是最省時,也是最省力的。家長要經常和孩子進行溝通,這個溝通可以是心靈上的溝通,也可以是精神上的溝通,從某種層面上講溝通,這樣可以將彼此之間的隔閡打破,同時,也能夠讓家長更好的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條件,并給孩子制定合理的規則,也能夠使家長對孩子未來的人生規劃更加準確,定位也會更加的清楚。
3、多與孩子接觸
孩子叛逆期不尊重父母是因為孩子需要的是更多的關愛,不是否定,更不是陌然的態度。孩子的自主意識提高,就意味著獨立性的提高,父母不要只顧工作上班賺錢,回家抱著手機,多陪陪孩子,多聽聽孩子的想法,把孩子不正確的想法引導,給孩子更多的肯定,讓孩子知道父母的疼愛。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