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生活中我們都會有沖動,做事不考慮結果的時候,同樣這跟我們的性格是分不開的,并且我們自己的孩子也會受到影響,模仿我們在生活中的行為,那么任性給孩子帶來的危害會呈現在哪些方面呢?
任性給孩子帶來的危害
1、容易極端的性格:一旦自己的欲望沒有被滿足,就會表現出暴躁的行為舉止,情緒難以平復,聽不進去旁人的勸阻,有甚者還會引發極端的性格,傷人傷己,容易發生惡性事件。
2、自我為中心:以自己的意愿行事,不顧他人的感受,完全不能站在他人角度去考慮,說話直接,容易得罪他人,覺得全世界都應該圍著自己轉,遇到與自己意愿相悖的人或事,就會難以接受,有時會采取不正當的方法來解決事情。
3、社會交往能力低:太任性的人,往往只顧自己的感受,以滿足自己意愿為首要準則,這樣的人共情能力差,無法感知周圍人的感受,通常很難融入集體生活,不容易交到朋友,成年后踏入社會,社交能力低,也容易受挫折和打擊,對將來幸福的婚姻生活也會構成一定的阻礙。
孩子任性怎么辦
1、明確要求,預防在先:家長平時對幼兒的行為要有明確的要求,如制定一些簡單、明確的規則。規則一旦制定,就要堅決執行,以此來規范孩子的行為,如待人接物的禮貌要求,作息時間的安排等。這些規則可以使孩子明白自己的行為并不是隨心所欲的,而應該受到一定的約束。
2、必要時來點“懲罰”:比如對他的哭鬧,誰也不理睬,即使他不哭不鬧了也要“冷淡”他一段時間,待他沉不住氣主動搭訕著接近大人時,抓住這個時機,嚴肅地向他講清不滿足他無理要求的原因,指出他任性不對,讓他保證再不這樣做。只有這個時候,批評才是有效的。
3、以退為進:父母可以先退一步。比如孩子想要一個不能給他的東西時,媽媽可以這樣說:“這是媽媽的,媽媽現在不用,可以給你玩一下,不過明天你就得還給媽媽。”然后以退為進,第二天提醒孩子:“寶寶,把東西還給媽媽,以后想要的時候再跟媽媽說。”
孩子任性的原因有哪些
1、家長的溺愛。寶寶任性多一半是因為家長中寵愛過多,要什么買什么造成的。當欲望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就會出現很任性的行為。其實家長應該延遲滿足寶寶,不要事事遷就他。
2、家長的教育方式比較粗暴,寶寶不接受。在生活中,很多家長的教育方法簡單粗暴,不管寶寶的想法,就會按照自己的想法來,長期下來,就會讓寶寶產生逆反心理。家長不應該過多的限制寶寶,而是要讓寶寶把心里的話說出來,走進寶寶的心里,才能成為他的好朋友。
3、不尊重寶寶。家長看到寶寶做了好事以后要表揚,做了壞事也不能一味責罵,更不應該當別人的面責罵。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