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隨著孩子的年紀不斷的增加,他的需求也會變的越來越多,如果父母平時忙于工作,疏于對孩子的關心和照顧,很有可能會導致孩子變的自卑,甚至是極度敏感,下面是關于兒童心理不健康的五大表現,一起來看看吧!
兒童心理不健康的五大表現
1、喜歡生悶氣
有些孩子被家長批評之后,會表現的特別安靜,經常一個人坐在角落里發呆,家長跟他說話,他也不理。正常人受到責罵批評時,要么是反駁,要么是哭鬧,如果孩子經常喜歡生悶氣,家長就要多關心一下他的心理問題了,不然很可能會讓孩子出現自閉的性格,嚴重時可能會影響以后正常的生活。
2、拒絕社交活動
如果孩子開始拒絕與朋友、家人和其他人交往,那么這可能是其心理健康問題的表現。與他人互動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還可以幫助孩子學習如何溝通和解決問題。如果孩子在家里與人互動時頻繁流淚或發脾氣,那么這很可能是其心理健康問題的表現。在這個時候,家長應該及時與孩子交流,了解其內心情感,并幫助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來緩解壓力。
3、人際關系惡劣
孩子做出了許多讓其他小孩避而遠之的舉動,比如嘲笑、惡作劇、搶東西等;另一種是被集體排除在外,孩子本身的心理是自卑或者淡漠的。
如何培養健康的兒童心理
1、經常鼓勵孩子和小伙伴們一起生活學習,一起玩耍,這樣有利于培養交際能力。
2、賄賂孩子的事情不要做,要讓孩子明白權利與義務的關系,沒有付出勞動是不可以享受權利。
3、在小伙伴面前,是不可以當眾批評或嘲笑孩子,這會傷害孩子自尊心,導致孩子有懷恨心理。
4、孩子做不到事情不要勉強,孩子的自信心是經歷成功后逐漸建立的,強迫他們做力所不及的事情,會失去孩子的自信心。
5、不要過分打罵孩子,這樣做會導致孩子形成自卑、膽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導致反抗、離家出走,說謊的異常行為。
6、不要欺騙和恐嚇孩子,這樣會失去父母的威望,以后父母再告誡時候,孩子就不會聽話了。
7、不可以過分關心孩子,總是讓著孩子,容易讓孩子總是以自為中心我,結果變得自高自大。
兒童的心理特點有哪些
1、好游戲心理
小孩子是生來好動的,以游戲為生命的‘。做父母的就必須注意小孩子的動作和游戲。應為準備良好的設備使小孩子得著充分的運動;給孩子適宜的伴侶,使孩子受到良好的影響;利用他好動的心理,教以待人接物等行為,或指導其有益的運動。
2、喜歡成功的心理
兒童做事喜成功,所以給兒童所做的事不可太難,使其灰心,以致下次不愿再做而且阻礙其進步。做父母的應創造條件,讓孩子養成做事的興趣及自信力,并使其每做一件事情都取得成功。
3、好奇心強
兒童天生好奇,對周圍的一切事物覺得新鮮感興趣,就想探求個究竟。因此,好奇心非常的劇烈,什么事都可能打破沙鍋問到底,甚至就說,有些兒童會把一些玩具拆開仔細的來看,最好是能夠滿足他們的一個好奇心,認真對待的詢問的問題并給出答案。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