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現在的人們都十分講究效率,但是小孩子做事慢是很正常的事情,他們往往缺乏做事的經驗和熟練度,也很容易被外界環境干擾。所以當家長覺得孩子太拖拉的時候,應該先審視自身,及時的調整教育方法,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孩子太拖拉怎么改善
1、更多的夸獎可以讓您的孩子更優秀,多一些鼓勵也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你要可以對孩子說:“這次比上次好多了,繼續努力啊”,“你看這也不是很容易完成嗎?”“你真棒,咱們還可以做的更好”,通過鼓勵的話,讓孩子越做越好,心中充滿成就感,這樣要比動不動打罵,效果要強得多。
2、我們應該理解孩子,降低對孩子的標準,預留一定的時間。可以從孩子平時的表現和發展情況,來估算一下孩子做一件事大概需要的時間,提前把時間給留出來。比如我們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預估孩子起床大概需要15分鐘,那么我們就需要早起10-15分鐘,把這一段時間留給孩子。
3、給孩子樹立強烈的時間觀念是必不可少的事情,對于時間的管理更是一件需要循序漸進的過程。比如寶媽們可以教孩子去列計劃、列清單。讓孩子將時間計劃放在自己的腦袋里,這樣有了計劃他們也就會有一些約束,剛開始實施起來會比較吃力,慢慢就會變好了。
4、讓孩子承擔“后果”。家長不妨規定做事情的時間,甚至可以給孩子列一個時間表,要求孩子按時完成,同時讓孩子承擔做不完事情的后果。比如遲到、吃不飽、完不成作業等。只要養成習慣,以后孩子的生活就會有規律了。
5、孩子要長大,一個作風拖拉的人是無法在競爭社會立足的。對此,從小訓練孩子主動把握現實的能力和智慧是根本。具體做法是:適當增加生活的緊張氣息,啟發誘導孩子的競爭心理,改變磨磨蹭蹭的現狀。
孩子寫作業太拖拉怎么辦
方法1:遇見孩子寫作業太拖拉發呆的情況,家長要從小時候就是一年級就要給孩子建立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里有條件的,把孩子寫作業的房間布置得盡量簡單,沒有玩具;在孩子寫作業的桌子上什么都沒有,除了必要的紙、筆、橡皮,其他物品都拿走。
方法2:想讓孩子養成自律的寫作業習慣,家長不能管束太多,而是應該讓孩子養成提前做好準備的習慣。在寫作業前,自己把涉及的教科書、筆記、作業本準備好,這其實也是寫作業的一種儀式感。
方法3:最好的做法不是給孩子施加壓力,讓他們覺得目標無法完成,而是幫助孩子將大目標細化成小目標。小目標的難度建議設置在孩子“跳一跳能夠得著”的位置,不宜過于簡單,讓孩子覺得沒有挑戰性。
孩子做錯事還不承認怎么辦
一、可以給孩子制定規則,在規則允許的范圍內,做了好事會得到相應的獎勵,做了錯事只要勇于承認下次不再犯也會得到一定的獎賞。但是如果同樣的錯誤犯了很多次或者犯錯誤拒不承認就會受到懲罰。相信在這樣的規矩中孩子會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并避免多次犯錯。積極去做對的、好的事。
二、家庭氛圍對于孩子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家庭氛圍要民主,父母專制作風要不得,所以過于強勢的父母也會導致孩子反抗,而且父母如果過于強勢的話,那么孩子可能就會像木偶一樣被父母拎著走。
三、家長在平時做錯事時要主動承認。這不會有損家長的顏面,家長也不用覺得不好意思。積極地承認錯誤會拉近自己與孩子之間的距離。也會讓孩子覺得承認錯誤沒那么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