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的孩子做事的時候,總是磨蹭沒有時間觀念,家長要讓孩子明確自己的時間意識,告訴孩子時間的重要性,讓孩子珍惜時間。家長可以給孩子制定一些規定,讓孩子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完成,讓孩子明白時間的意義。
小孩子磨蹭沒有時間觀念怎么辦
1、培養專注力。好奇心是每個人的天性,不僅孩子,大人也容易受外界新鮮事物的誘惑和影響。當做一件事情時,如果不能全身心的投入,注意力就很容易發生轉移,當孩子回過神來,時間已經過去很久了,做事的效率自然低下。所以,家長應該盡量排除外界環境的干擾,給他們一個安靜舒適的學習環境。
2、多鼓勵。小孩子磨蹭沒有時間觀念,讓家長會很生氣,但有沒有發現?一旦責罵孩子后,他們會更磨蹭,一方面是孩子開始分神做不好,另一方面是孩子的抗拒心理,甚至會出現叛逆。所以面對小孩子磨蹭沒有時間觀念時,一定要收起怒氣。當孩子做某一件事做得快時,一定要表揚,多表揚也是為孩子增加動力的一種方式。
3、讓孩子認識到時間的價值。孩子做事拖拉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還沒有時間觀念。家長要想辦法使孩子認識到,時間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它買不著、借不到、留不住、回不來。你要磨蹭它就會悄悄溜掉,只有珍惜它、抓緊它,才會“延長”它。
4、讓孩子感受時間。讓孩子有時間觀念,家長首先要讓他們感受到時間。這時家長可以準備一個時鐘,讓孩子靜靜的感受時間走過一分鐘,然后再告訴孩子,剛才等待的時間就是一分鐘,這樣孩子就能感受到時間是在一點一點流失,從而讓他們對時間有一個基本的理解。
孩子做事拖拉怎么辦
經常鼓勵孩子解決問題,并在他獨立完成后給予表揚,可以促進孩子責任感的培養。比如:你剛剛把自己的玩具給小弟弟玩,懂得分享這種美好的品質,小弟弟因為你的分享很開心,你做的很棒。而不是簡單的說:真棒,媽媽為你驕傲。這樣帶著個人感受的話語,也就對他們自己的行為產生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讓孩子承擔“后果”。家長不妨規定做事情的時間,甚至可以給他們列一個時間表,要求孩子按時完成,同時讓孩子承擔做不完事情的后果。比如遲到、吃不飽、完不成作業等。只要他們養成習慣,以后的生活就會有規律了。
培養出自律上進孩子的方法
培養孩子的自律性,就需要引導他們養成有效管理時間、高效利用時間的好習慣。父母可以先教孩子遵循時間計劃去做事,給孩子制定時間表。比如當孩子做一件自己不太愿意做的事情時,讓他們自己給出一個完成時間,告訴他們在這個規定時間內做完后,剩下的時間就可以自由支配。
激發孩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良好的時間管理能力。孩子的自律不是逼出來的,而是示范和榜樣引領出來的。自律孩子的背后都有一個自律的父母,家長不自律孩子就很難自律。父母是原件孩子就是復印件,父母怎樣孩子便怎樣,尤其是孩子小時候,父母的榜樣示范作用超乎想象。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