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的孩子總是不思進取,做任何事情都沒有上進心。家長要找到孩子感興趣的點,激發小學生動力和上進心,樹立他們正確的競爭意識,讓孩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讓孩子有積極向上的心態和目標,多鼓勵自己的孩子。
激發小學生動力的方法
1、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會有下意識的懶惰思想,因為懶惰可以逃避責任,可以不用付出勞動,可以有更多時間用于吃喝玩樂等。為此,家長必須要培養他們積極的生活與學習態度,讓他們養成習慣性按約定時間做事的好習慣,當長期堅持培養好習慣時,會讓他們慢慢養成下意識自覺做事,這種下意識會讓孩子主動克服懶惰心理。
2、不要攀比,要以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為基礎。他們現在能跳1.2米,那1.3米就是比較合適的目標,千萬不要因為別的孩子都能跳1.5米了,就要求自己的孩子一定也要跳那么高。更不要只是為了自己的面子而逼著孩子讀書,在壓力下讀書是做不好的,會讓他們厭學的。
3、培養孩子的學習責任心。家長不要過度關注和管控,家長要先調整好自己的焦慮心、玻璃心。不要聽風就是雨,不要因為一些錯誤就永遠不放手。培養小學生學習的責任心,這個不是一朝一夕的,家長要舍得放手,更要有耐心。在更長的時間長度和了解他們發育規律的基礎上,去面對他們所做的選擇。
4、培養孩子內在目標。我們還能想起,小時候被問有什么夢想時,有人說想當科學家,有人說想當宇航員,還有人說想當老師等等,這些都是他們希望實現的目標,家長可以給孩子記下來這些。幫助他人,服務社會相關的目標能讓小學生感受到,學習可助人為樂有直接的關系,他們的內在驅動力可以被激發很多。
孩子懶惰不思進取的原因
1、教育方式的錯誤
很多家庭照顧孩子如同培育脆弱的花朵,生怕他們經歷風吹日曬、經歷挫折。太過于無微不至的養護,反而讓他們活在了舒適圈中。一旦他們走出來舒適圈,那么巨大的反差會對他們造成沖擊,孩子又會回到舒適圈尋求父母的庇護。
2、孩子沒有進取的欲望
很多家長在他們還小的時候,忽視了時間觀念的培養。比如他們上學要遲到了,家長一直在催催催,孩子反而更不著急,因為小學生認為時間有父母幫忙把握,肯定不會遲到,造成他們時間觀念越來越淡薄。
家長怎么培養孩子責任感
孩子的生活中很多事情都被父母包辦了,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從每一件小事中逐步養成,我們應該教會他們勞動的能力,讓他們學會獨立做事情。可能很多父母都不舍得讓他們做家務,感覺他們的主要目標是學習,其實,勞動才是培養他們責任感的好方法。
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樣。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孩子的天性是模仿,他們主要模仿的是父母,如果父母平時做事情責任心強,他們通過模仿自然也會養成有責任心的性格。所以家長要注意在他們面前的言行,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個責任心的父母。
父母不要包辦孩子的事情。父母要讓他們從小事情做起,自己能夠處理的事情,父母不要幫他們包辦事情,讓他們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培養他們的獨立性,如果他們在完成過程中遇到困難,父母可以給予適當的幫助。除此之外,父母還可以給他們分配一些任務,讓孩子在完成的過程中培養他的責任心。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