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的孩子因為受到父母的影響,總是采取暴力的行為去解決問題,久而久之其他孩子就不愿意跟他玩耍,給孩子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所以家長一定要給孩子樹立好榜樣,告訴他們動手打人是不對的,一定要及時的改掉這個壞習慣。
孩子總喜歡動手打人怎么辦
1、家庭成員之間關系要融洽,在家長處理日常的一些事物的時候,處理問題的態度也會影響他們,遇到問題父母要盡可能地,先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然后一步一步的去解決,千萬不要太過急躁。父母積極樂觀的心態才會影響他們,千萬不要讓家長的負面情緒毀了孩子的一生。
2、及時糾正孩子動手打人的這個不良行為。孩子動手打人時會觀察大人的反應,如果媽媽表現出很驚訝,像是和他在做游戲的樣子,這個時候你說不能打媽媽,他會認為我可以繼續和媽媽游戲很有趣;如果你非常憤怒,甚至會狠狠地打他幾巴掌,那他們會認為大人是發泄情緒的一種方式,因為懼怕家長會停手,但他遇到相同的情形時還會動手。
所以當孩子打人或無理取鬧時,父母一定要及時干預,父母可以把他帶到房間后告訴他:“打人是不對的,如果你以后打人,爸爸媽媽就把你放到這個房間里,等你安靜下來我們再陪你玩”。這時候父母不能一看到孩子哭鬧就心軟,要等他們安靜下來再進行安撫。
3、平靜對待,適當忽視。對孩子總喜歡動手打人的行為進行冷處理,所謂冷處理就是暫時不予理睬,對孩子表示冷漠,用這種方法來“懲罰”他的攻擊行為。當然父母在陪伴孩子時候,也要觀察他們的需求,做到高質量陪伴。
父母如何避免孩子暴力傾向的產生
做好榜樣。家長不要當著他們的面吵架,更不能使用暴力。不要以為孩子小就不會受影響,其實恰恰因為他們年紀小,很多行為動作是從模仿開始。家長說臟話他們就會學著說;大人有暴力的行為他們也會有。所以家長做好表率,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跟他們互動的時候多點耐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因為一點小事就對孩子發脾氣。
對孩子加以引導。當他們遇到事情時非常生氣或憤怒時,家長應該對他們的情緒合理引導,讓孩子學會克制自己的情緒。如果他們慢慢的變得不再扔東西,也不再大吼大叫,說明孩子有了進步,家長也應該給予他們鼓勵,并且告訴他們這樣做是很好的。
如何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1、讓孩子學會感覺別人的感覺
孩子只有學會體驗別人的感覺,才能體諒別人。當孩子無理取鬧的時候,父母可以告訴孩子,父母心中現在感覺很不舒服,而不是訓斥孩子。讓孩子知道他們的這個行為,會導致父母的心里很難受。如果孩子有了進步,父母給他們鼓勵的同時,也記得告訴他們父母現在的心情。
2、真誠、平等的交流
家長要俯下身來不要高高在上,以大人看朋友的姿態來和孩子交流,要嘗試和他們做朋友,真正走進他們的內心,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比如在平常可以抽出一個固定時間,和他們談論學校里發生的事情,孩子開心的就和他們一起愉快的討論,他們不高興的就嘗試著理解他們,帶他們走出不好的情緒。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