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的小孩子在家長的溺愛下長大,在他們小的時候父母對他們很是關心,什么要求都可以滿足,但是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他們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過分,這時候父母如果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他們就會發脾氣、不講理的和父母吵架,無論父母怎么溝通都沒有用,孩子就是不聽話。
孩子不講理發脾氣怎么辦
1、等待情緒平復
如果孩子發脾氣大哭大鬧時,一定要等孩子情緒平靜,保持冷靜后,在與他去溝通,千萬不要在這個時候和小孩發生正面沖突,在這個時候講道理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而且作為家長,在這個時候也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千萬不要去責罵他,一定要等他冷靜下來之后再去溝通。
2、保持中立
孩子在發脾氣的時候,作為大人一定不要用宣泄的方法來與孩子溝通,溝通的目的是要解決問題,嘗試改變自己的語氣,不要對他們的情緒視而不見,父母也要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孩子不講理發脾氣雖然是不對的,但是父母也要想想自己是不是也有不對的地方。
3、擁抱
很多家長在小孩稍微大一些的時候就不會去經常抱他,其實在這個時候他們是想要尋求溫暖和安全,最需要的就是擁抱,尤其是他們在發完脾氣之后,孩子更需要別人的安慰,如果能夠擁抱,可以讓他們的身體進入平靜、放松的狀態,這樣父母就可以更好的和小孩交流。
家長應該怎么教育小孩
樹立榜樣。身教重于言教,家長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養,樹立自己的威信,如果父母的脾氣不好,經常在孩子面前吵架,這樣也會讓孩子不講理發脾氣,有的時候父母怎么教育都不管用,甚至還會讓小孩的逆反心理加重。
批評懲罰。批評和懲罰都是對子女不良思想行為的否定,不過后者是對嚴重不良思想行為的一種教育手段,家長在教育他們的時候,要做到獎罰分明,如果孩子做了一些好事,家長也不要吝嗇自己的贊揚,批評懲罰時,首先要全面了解情況,掌握不良思想行為的具體情節和嚴重程度,從錯誤的實際出發。
說服教育。一是談話,家長根據子女的思想實際,擺事實,講道理,使子女明白一定的道理,談話要有針對性、靈活性,態度要和氣,不要板著面孔,居高臨下地訓斥、挖苦。二是討論,家長與子女共同討論,討論時要尊重孩子,耐心傾聽其意見,有不正確的觀點,也要耐心地講道理,使子女明辨是非。
表揚獎勵。表揚獎勵是對子女的思想行為給予肯定和好,通過肯定和好評,以加強子女進取心和榮譽感,爭取更大的進步,表揚獎勵要實事求是,要及時,要說明原因,家長對孩子每時每刻的了解、欣賞、贊美、鼓勵會增強孩子的自尊、自信,孩子不講理發脾氣也會得到一定的控制。
小孩子不聽父母話的原因
家庭因素。有些家長凡事不跟孩子溝通,用粗暴命令式的語氣使他們屈服,不給孩子任何自主空間,這樣他們就會對家長的教育方式產生極大的反感和抵觸情緒,等他們長大之后,就會用同樣的方式去對待父母,家庭中父母經常爭吵,還會讓他們的情緒受到影響。
青春期心理特點導致。孩子不講理發脾氣也是青春期的一種表現,他們的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漸增強,會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不喜歡大人把他們當做小孩,他們希望自己能向大人一樣,得到別人的尊重和認可,但是父母認為他們的年紀還太小,就會干預他們的想法,讓孩子的逆反心加強。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