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每一個人都會經歷自己的叛逆期,但因為成長環境和所受到的教育不同,孩子叛逆期的時間也是不一樣的。家長要理性的看待這個階段的孩子,要用包容的心態來關心他們,對他們的行為要有一定的容忍性,不要對孩子采取不正當的教育方式。
小孩青春期叛逆期是什么時候
人的一生一般會有三個叛逆期。兩歲時出現的叛逆行為,是人生第一個叛逆的階段,被稱為“寶寶叛逆期”;到了七歲左右迎來了人生第二個叛逆期,被稱為“兒童叛逆期”;12-18歲左右是人生第三個叛逆期,這是大家最常見熟知的“青春叛逆期”。那么面對叛逆期的孩子,家長要怎么教育呢?
學會包容與理解。因成長環境不同,孩子在叛逆期的表現行為及叛逆程度不同,作為家長要包容孩子存在的叛逆情緒,理解孩子進入叛逆期這件事情。但是包容理解不代表放任不管,我們更要看見孩子的成長學會放手,相信孩子有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并盡可能的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幫助孩子。
尊重孩子。孩子進入青春叛逆期思想更加獨立,不再依附于家長以家長為中心,他們希望父母把自己當做大人看待,希望父母能夠給予一定的自由和權力。其基礎的一點就是學會尊重孩子,將孩子視為獨立的個體孩子,讓孩子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小孩青春期叛逆的原因
1、缺乏溝通
父母與子女缺乏雙向交流,產生思想矛盾。隨著孩子的成長獨立意識增強,要求有自己的處事方式,不希望受到過多的管束。而某些家長出于對子女的保護,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包辦,這樣子女的渴望獨立與家長不恰當的好意關心,就會產生思想上的沖突引發矛盾。
2、家長太嘮叨
家長總是給孩子立下許多規矩,一旦孩子觸碰到自己的底線,就會無窮無盡地數落孩子,一次兩次還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嘮叨成為常態之后,孩子也會產生疲倦。最終這樣的嘮叨只會毫無效果,因為孩子已經對父母的嘮叨產生了免疫力,而且還出現了厭煩情緒,導致他們越來越不聽父母的話了。
3、內心壓抑
有的家長屬于較為強勢的類型,不論孩子的喜好和需求是什么,他們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將計劃或是物品強加給孩子。而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十分渴望自己的觀點被別人認同,而為了滿足這一需求,很多孩子便采用了一些叛逆的行為,來向家長證明自己已經長大了。
小孩青春期叛逆的表現有哪些
討厭父母說得太多:父母們要知道,叛逆期的孩子本身情緒控制上就比較薄弱,如果父母總是喜歡在孩子身邊說得太多,在他們看來這是不信任的一種表現。他們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能夠對自己的時間、事情做出安排,對于父母的叮嚀他們會覺得很煩躁,有的甚至會出現反抗情緒。
以自我為中心:他們堅持我行我素的態度,或者我的地盤我做主,一副小老大的樣子。無論什么事他們都喜歡自己做主,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已經是大人了。他們有時候也會目中無人,他們認為什么都應該自己說了算,而且他們的口頭禪永遠是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在他們眼中自己的行為永遠是對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