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的小朋友打架受傷之后,父母會不分青紅皂白就責怪自己的孩子,認為一個巴掌拍不響,一定是孩子的錯誤導致的。家長不應該過多的責怪孩子,要先跟孩子溝通了解緣由,然后再跟對方家長溝通,商量出一個好的解決方法。
小朋友打架受傷了怎么跟家長溝通
不論孩子是不是不夠勇敢,孩子受傷是事實。小朋友打架受傷了,情緒肯定會不好,如果這個時候,你再去指責孩子,孩子會更加不舒服,他會認為自己不夠有用,他以后也可能會變得更加的膽小。你要做的是,把孩子抱在懷里,溫柔的跟他說:“爸爸知道你被打了很難受,你有什么不舒服的,都可以跟我說,我在這陪著你”。
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小朋友打架受傷不是一個人的責任,家長要理性的看待。當孩子的情緒平靜下來以后,你可以跟小朋友聊一聊事情的發生經過。如果對方是無意的,可以試著去理解;如果對方是有意的,你需要讓孩子認識到被人打并不是他的錯。同時,也可以幫助孩子分析下自己是否有錯誤。
要平心靜氣的去跟對方家長溝通。因為如果太激動的話,就有可能把一些事情去看的比較嚴重,還有就是忽略了很多細節,所以說小朋友打架之后,家長跟對方溝通的話首先是需要先冷靜下來,然后慢慢梳理整個事情,最后跟對方的家長討論一個相對妥當的解決方案。
避免先入為主,通過講道理和講事實的方法來進行溝通。如果家長通過先入為主,想要打人者的家長承擔責任,可能會引起打人者家長的反感,導致不必要的麻煩。如果通過講事實的方法,可以讓打人者的家長更容易接受這個結果。
小朋友打架的原因
原因一:父母沒有好的引導。在小朋友打架的時候,父母經常會說“孩子還小,等長大了就懂事”。用這樣的借口來為孩子開脫,甚至在孩子摔東西打人的時候,也沒有太過在意。有些父母非但不及時糾正,反而還縱容孩子的行為。這樣做其實就在無意之中助長了孩子的脾氣,讓他養成了慣性,一不順心就會發作。
原因二:生長在打架的家庭氛圍中。如果家里的大人經常吵架打架,或是平時在家里經常被家長打罵慣了,這樣的孩子耳濡目染,自然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就是相互攻擊、相互吵架、相互打架。因此,孩子在學校就會以暴制暴,形成不好的行為習慣。
原因三:缺乏社交技巧。小朋友打架的原因越來越復雜,開始進入群體的孩子有的想用拳頭樹立自己在同伴中的權威,他要做伙伴中的領袖,他要靠自己的拳頭打天下。因為缺少社交技巧,不知道怎么與同伴相處,所以一切都會由著性子來采用暴力的方式。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