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高中生因為父母的過度溺愛,導致認為父母可以滿足自己一切的要求,如果父母不能滿足孩子的要求,就會采取非常手段,去威脅自己的父母,讓家長很是頭疼,不知道該怎么管教自己的孩子。其實很多孩子都會跟自己的父母提要求,但是父母要適當的滿足孩子,不能一味的滿足孩子,要堅持自己的原則。
高中生威脅父母怎么辦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父母要動之以情表示理解,只有讓高中生感覺自己處于平等,與被愛的環境中,才能反省自己,認識自己的情緒,輕松承認錯誤,這也是人性的弱點之一。我們可以用溫柔的語言引導孩子,告訴孩子我們知道他的訴求、感受。
有的孩子可能還小,暫時不能明白一些比較深奧的道理,但是會有個模糊的概念,我們要通過每一次的解釋,在孩子心里種下規則的種子。久而久之,這些種子會長成參天大樹,幫助孩子建立起是非判斷體系,做出規范而正確的行為,讓孩子有一個正確的行為意識。
正向引導孩子。孩子都有向善向好的本性,如果我們多用正面的方法,引導高中生的行為,他們就會做出更多正面的行為,沒有哪個孩子會天生就是壞孩子。面對孩子的威脅,父母應該安撫好孩子的情緒,說清道理,拒絕不合理的要求。同時用積極的方式引導孩子的行為,改掉壞習慣,活出自己的精彩,不要過多溺愛孩子。
拒絕孩子時不要過于激烈。即使是高中生提出的無理要求,也不要一口回絕。這時,可以反問孩子,你為什么想要得到這類東西,或者你是怎么想的,也可以提出其他可行的方案,讓孩子覺得你理解他的時候,他的不良情緒就能得到緩解,就不會哭鬧。
當面對高中生提出的種種不合理條件,家長可以采用溫和的口吻。如果講道理已經沒有效果了,此時家長要堅持的自己的立場和看法,斷然拒絕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明確告訴孩子不可以,讓孩子知道父母是有底線的。
高中生威脅父母的原因
家長不能堅持自己的立場:面對孩子又哭又鬧滿地打滾的狀況,家長會覺得頭疼:為了這點錢讓孩子忍受委屈,實在有點于心不忍啊。因此,家長就會立刻滿足孩子的要求。長此以往,孩子就學會了通過談條件、哭鬧的方式來威脅父母,以此達到自己的目的,孩子就會經常采用這種方式。
家長過于寵溺。在教育高中生的過程中,一些家長認為孩子想要就應該給她最好的,以至于孩子要買,家長就給買一大堆。這樣孩子確實是開心,但是也給孩子養成了不加節制地進食的壞習慣。當孩子出現想買東西,被拒絕就哭鬧的這種情況時,家長礙于情面更是順從,形成惡性循環。
沒有明確的懲罰措施。當高中生出現威脅自己的情況時,大多數家長雖然心里十分氣憤,但是總是選擇順從孩子。到了家里這件事也救不了了之了,孩子沒有得到懲罰,她也不知道這件事是錯的,日后還會出現這樣的行為,認為這樣的行為是正確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