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每個家長都希望培養孩子開朗樂觀的性格,然而由于家庭教育以及家庭環境的影響,有些孩子非常內向,不愛與他人主動交流,甚至是不喜歡參加學校活動。那么,家長就要及時幫助孩子疏導心理,盡量鼓勵孩子多參加學校的活動,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很大的幫助。
孩子不喜歡參加學校活動怎么辦
1、多與老師溝通
當家長發現孩子不喜歡參加學校活動時,可以多與老師溝通,請孩子的老師加以引導,采取多表揚多激勵的辦法,必要時讓孩子試試擔任個“讀書小組組長或課間操召集人”的差使,讓孩子變被動為主動,變無謂為擔當,或許這樣會慢慢地培養起孩子的興趣。
2、多與孩子溝通
如果孩子不喜歡參加學校活動,家長也可以試著與孩子多溝通,讓孩子自己說出來為什么對學校活動沒興趣,然后家長再針對性地闡述參加學校活動的意義。
如果孩子不理解,還可以采取一些小措施。比如:利用孩子愛玩的天性,為孩子購買一些知識性、趣味性玩具,利用休息天時間,與孩子做些趣味性家庭活動,讓孩子了解到自己知識、體能的欠缺,進而激發孩子的動力。
孩子不喜歡參加學校活動的原因
1、孩子性格的原因
有些孩子性格內向,表現為不愛講話,不愛與其他人接近、交往,對別人的邀請表現冷淡,不愿走進別人的世界,也不愿別人走進自己的內心世界。這類孩子不喜歡與人接觸,也就更不喜歡參加學校活動了。
2、家庭影響的原因
孩子接觸得最多的是家庭環境。如果家長們給孩子營造的家庭氛圍是緊張、有壓力、不和諧的,那么,很容易成為一個情緒不穩定的孩子,有著強烈自卑感,不愿多與外界接觸等等,自然也就會導致孩子不喜歡參加學校活動。
孩子參加學校活動有哪些益處
1、幫助孩子處理人際關系
多參加集體活動,有利于幫助孩子處理在團隊中的人際關系。團隊活動,需要的就是團結互助,當孩子身處其中,并積極參與時,就能夠很好滴幫助孩子去處理和同學、朋友的相處方式,解決活動中遇到的各種狀況。
2、有助于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孩子在學習的同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體力勞動,能促進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孩子在為別人、為集體服務的同時,身心受到鍛煉,體驗到了生活的樂趣,學會了與人合作的技能,收獲了勞動帶來的快樂,培養了自己的責任感,提升了道德水平,有助于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