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作為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成為一個優秀且自信熱情的人,但是有些家長卻發現孩子漸漸的變成了“冷血動物”,對待事物十分的冷漠,和父母相處的時候也比較無情,不懂得體諒別人,這樣的性格在之后的人際交往中也讓孩子陷入被孤立的局面。
孩子冷血是什么原因
1、在家庭教育上,家長并沒有給孩子正確的引導。這類孩子大多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他們習慣了家長圍著自己轉,習慣了索取,也習慣了別人對自己無底線的遷就。因為孩子的世界里,所有的對錯都來自家長的教導,如果沒人告訴他什么是錯的,他永遠不會知道自己做的不對。
2、很多父母在孩子出生時就希望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孩子懷抱最高的要求,不管孩子得到任何成就,父母都不貴給予鼓勵和贊揚。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因為從小都沒有人關心過他們的感受,長大得孩子自然不會去關心別人,變得冷漠。
3、由于獨生子女家庭多,對孩子總是呵護的多,依賴的少,以致他們因嬌生慣養而始終難以走出“溫床”,使他們自私心理嚴重。特別是在家里“惟我獨尊”,不知道關心別人。一旦遇到突發事件,便不知所措,無法擔起責任。
4、如果家庭中父母經常吵架,互相挑剔,長時間冷戰,都會導致孩子變得性格悲觀,內心暴躁。生活在這樣的家庭里,孩子長期感受不到愛,就會變得比較“冷血”。
孩子冷血的危害有哪些
第一、人們不僅僅是只有語言和物質上的交流,還需要情感和心靈上的交流。如果孩子產生了冷漠的情緒,那孩子就不會在保持樂觀開朗的情緒,他們會變得缺乏起碼的同情心,進而導致不能與他人順暢地溝通和交流。
第二、當孩子遇到問題時,會更加傾向于把責任推脫到其他人的身上,逃避責任,對于因此對其他人帶來的困擾完全不在意。孩子“冷血”的性格,對于其自身的責任感的形成也是毫無幫助的。
第三、冷漠性格的孩子會比較沒有愛心,遇到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也不會伸出援手,至于那些樂于助人的高尚的品格養成更是難上加難了。缺乏同理心,不能站在對方的角度來考慮問題。
孩子冷血怎么教育
性格的形成與孩子的成長環境密切相關,父母相濡以沫、相親相愛,父母對孩子溫柔體貼,家庭和諧與穩定使孩子感受到安全,孩子體驗到被父母愛著的感覺,體會到愛的重要性,愿意奉獻自己的愛心對待身邊的人和事。
父母之間彼此尊重、支持,親子之間彼此理解,建立平等的家庭氛圍,每個家庭成員都有表達自己的想法的權利,并且會受到家人的支持和幫助,這樣有愛的家庭環境更加能夠培養出孩子的愛心。
答應孩子的事就要盡量去做,不要企圖欺騙或者隱瞞。父母與孩子的間的信任感也是需要用心經營的。讓孩子失望的時刻應該越少越好,否則孩子很難從親情中尋找到安全感。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