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隨著孩子年齡的不斷增長,他們的心智也逐漸的成熟,很多事情也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但是他們有時候往往會感到很迷茫,其實這也是孩子逐漸走向成熟的表現。作為家長應該給孩子指明方向,幫助孩子走向光明的未來。
孩子對未來迷茫怎么辦
1、了解原因
作為家長要幫助孩子分析造成這種行為表現的心理因素,通過與孩子的溝通發現孩子處于迷茫期時的心理狀態,進而發現孩子感到迷茫的誘因。比如說孩子為無法提高成績而感到淚喪的心理狀態,或者對學習缺乏熱情有敷衍情緒等等,對孩子心理狀態的關注,有助于幫助家長找到教育的方向。
2、適當的鼓勵孩子
父母的鼓勵可以幫助孩子更加正面的認識自我,在行為表達上更加的積極,有行動力。父母的鼓勵也會讓孩子感受到自己堅持的目標很有意義,進而在自我認同感上有所提。這無論是對孩子找到奮斗的方向,還是對孩子努力的激勵,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3、引導孩子找到努力的方向和目標
當孩子對未來迷茫時,家長不妨從孩子感興趣的部分入手,進而引導孩子設定出切實可行的目標,使孩子在行動力上有所改善。積極的發掘興趣所在,對孩子在目標和方向的選擇上有所幫助,孩子也只有明確了目標方向之后,才會更有執行的動力。
4、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家長要多和對未來迷茫的孩子進行溝通交流,建立好伙伴式的朋友關系。在孩子取得成績時,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肯定,但在經過努力未能取得成功時更要鼓勵與幫助。
雖然他們未取得成功,但應肯定他們所付出的勞動和努力,以保護他們的自信和熱情,使他們看到希望,進而激發起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
孩子對未來迷茫的表現
1、沒有明確的目標和計劃
孩子對目標、計劃的設定沒有基本的概念,不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或者是擅長的方向進行目標的選擇。同時,對于完成目標也沒有實現的熱情,在行為表現上缺乏對目標追逐的行動力,敷衍、應付的表現明顯。
2、過分的看重得失,對挫折有恐懼心理
當孩子對未來迷茫時,會對輸贏得失尤為關注,進而對挫折十分的抵觸。當遭遇挫折時容易被負面的情緒所困擾,不能夠對挫折進行理性的思考和分析,在心理狀態上對挫折、困難的恐懼非常強烈。
3、思想懶惰
很多對未來迷茫的孩子沒有自律能力,歸根結底就是不認識自己,很多孩子都會犯一個問題,那就是平時想的多,做的少。處于迷茫期的孩子,他們在尋找自我的過程中迷失了自己,對自己沒有科學合理化的判斷,很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從而產生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惰性的狀態。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