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當孩子和家長出現語言的沖突時,很多家長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沖著孩子一頓責罵,或者是動手去打孩子,但其實這樣的行為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對于孩子的心理也是一種傷害,那么當孩子和爸爸吵架,正確的處理方式是什么呢?
孩子和爸爸吵架媽媽應該怎么辦
1、心理上接受孩子的情緒
不要覺得孩子鬧情緒就煩,一定要接納孩子的壞情緒,要理解孩子,大人有時候還會出現一些壞情緒,何況小孩子,只有孩子發現大人可以理解自己的時候,情緒才會開始平息。
2、注意與孩子的溝通
家長和孩子的很多矛盾,實際上都是因為互不了解。而人與人的互相理解,是要建立在溝通的基礎上的。如果長時間不溝通,哪怕是最親的父母和孩子,或者是夫妻倆,都有可能產生誤解和矛盾。
一些家長不斷地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是因為自己過于繁忙,沒時間陪孩子,所以想要在別的方面來彌補孩子。但其實孩子最需要的,恰恰是父母真心的關愛。他們偶爾的“暴脾氣”也可能是在向父母抱怨,想要尋求更多的安慰和愛護。
3、循循善誘,以尊重彼此為先
孩子和爸爸吵架媽媽應該循循善誘,因為孩子很多時候都不能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什么,而家長就不能只是逼問孩子“知錯了”沒有,而是要引導孩子,弄明白自己到底是為何而錯了。
而更重要的是要尊重好孩子的人格,哪怕是孩子做錯了我們也不能說一些傷害到孩子的事情,要是孩子與自己對罵也要及時指出孩子不正當的行為,必須懂得尊重彼此雙方。
4、迂回戰術
等孩子爸爸和孩子打破吵架之后的僵局時,家長可以采用迂回的戰術,借機和孩子聊一聊對吵架這件事的看法,將自己做得對,不對的,統統和孩子和盤托出,讓孩子能看到家長的真誠,那他自然就會理解家長的心情了。
孩子之所以和爸爸吵架,無非是渴望理解與不被理解之間的沖突,當渴望理解的孩子能夠被家長理解,自然也就不會與父母發生沖突了,家庭就會變得和諧。
孩子和爸爸吵架的原因
第一,在孩子年齡小的時候,父親對其的教育方針往往是縱容,各方面都慣著,媽媽唱紅臉,可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母親的威嚴已經不足以威懾孩子,這時候就需要爸爸出手,強勢鎮壓。人的本性是記壞不記好,再加上童年記憶缺失問題,孩子長大后自然排斥父親。
第二,父親和丈夫雙重角色缺席,爸爸多年的家庭生活缺席也是一個原因。作為家庭的一個成員,本該和妻子一起生活的,但是他沒有;本該和孩子一起成長的,他也沒有。父親角色的缺失會讓家庭處于一種不穩定的狀態中。
家庭關系應該是一個三角形系統,三角形是最穩定的狀態,父母和孩子三者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平衡,最終形成一個穩定的系統。如果有角色缺失,那么對這個系統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夫妻關系和親子關系都會受到影響。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