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親的教育,而父親對孩子的影響又是一生的。所以當父子性格不合的時候,做母親的就可以對孩子做好疏導,還有就是調節好兩人之間的關系,對家庭氛圍的和諧也是有好處的,甚至也能將孩子培養的更好。
父子性格不合怎么辦
1、多些溫情,少些嚴厲
媽媽要多建議爸爸,不可經常擺出一副嚴厲的面孔給孩子,多些朋友式的關懷和溫情,少些長輩的訓誡。如讓爸爸在吃飯的時候給孩子夾他愛吃的菜,或上學之前幫他遞一下書包,甚至無聲的拍肩等,都是父親表示關愛的方式。
而且父親可多與孩子“閑聊”,閑聊中了解孩子的近況,如學習、生活、情緒以及交往等方面,幫助孩子解答困惑,獲得孩子的信賴。
2、讓母親從中斡旋
父子性格不合的話,有一部分的原因也是母親造成的,孩子心中的高大的父親形象,都被自己的母親在一次次的抱怨中磨滅。兒子親近母親,就會怨恨自己的父親,尤其是父親和母親產生矛盾時,孩子的那顆怨恨心慢慢地形成看父親做啥都會覺得厭惡。對待父親的教育也是不服氣的。
有句話這樣說的:解鈴還須系鈴人。所以當母親的,還是需要做好努力調解的角色,給他們從中調和。
2、承認兒子建立的邊界
當兒子處于兒童而成人的過渡時期,他需要更強烈的邊界,來明確自己的成年人身份。如果此時爸爸還是用對待兒童的方法來管理兒子,就會遭到他強烈的反抗。反而不如先承認他設立的邊界,告訴他成年人的權力和責任。
在這里我也想對爸爸們說:如果你覺得孩子很優秀,你很愛他,千萬別吝惜贊美,每一個孩子都需要爸爸的承認和肯定,別讓這種表達成為遺憾。
父子性格不合的原因
1、父親要求過高
有些父親對子女要求很嚴,從生活起居、學習、工作,以及為人處事都事事管理。父輩有一同事對子女擠牙膏都有要求,必須從后邊一點一點擠,不能從中間擠,為此父子鬧仗,母親護子心切,又導致夫妻矛盾。有些嫌棄孩子做事毛糙,經常批評,望子成龍心切,也就會導致父子性格不合。
等孩子成長到青春期后,孩子會因為被管得太緊產生逆反的情緒,但迫于父親的壓力將情緒壓抑,要么爆發,要么就在內心持續積壓導致心理問題出現。
2、缺位孩子的教育
父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可以幫助孩子樹立更清晰的性別意識,教給孩子勇敢、正直的品質,提高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父親的缺位可能會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性格內向,對性別的認知不清晰,甚至產生自卑心理,導致孩子人際交往受阻,心理健康無法得到保障。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