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都能意識到,當孩子進入了青春期之后,和家長的溝通就會變的越來越少了,18歲成年之后,和父母溝通的機會就更少了,他們會和自己的朋友去分享自己的苦與樂,但是父母總會覺得自己和孩子疏遠了,所以對于成年的兒子不喜歡與父母溝通怎么辦呢?
成年的兒子不喜歡與父母溝通怎么辦
1、認真傾聽孩子的意見
步入高中的孩子,成人感進一步增強,當他們向父母說他感興趣的某件事或某個人時,一定是在身心方面具有某種需求的,而父母由于工作忙碌,期望孩子乖乖照自己的話做,下班回家后,在和孩子的交流中,常常會急著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指示,對于孩子的表達要么似聽非聽、要么很不在意,使孩子感覺不被重視,認為父母不在乎自己。
因此父母一定要認真傾聽孩子的意見,了解孩子的想法。如果孩子的觀點不正確、或與父母想法不一致,也不要急于糾正,特別是孩子有情緒、發牢騷時,先做好聽的工作。
2、親子溝通,父母需要放低姿態
很多父母喜歡用一種居高臨下的方式進行詢問,孩子感受到的是父母并不是想要真正的與自己溝通,而是想用這種方式表明自己立場而已。孩子不會主動去找父母溝通,主要原因就在于父母的這種自以為是的“權威性”,父母總是站在一個制高點看待孩子,會引起孩子的反感,不愿與父母溝通。
如果父母放低姿態,與孩子站在同一個高度,孩子感受到的是父母對自己的尊重,對自己的重視,自然愿意與父母親近,愿意認真的聽爸爸媽媽說話,以及做出相應的回應。
3、給孩子空間
平等交談。18歲之后,成年的兒子不喜歡與父母溝通是因為他們已經有了獨立的意識,有了自己的一些判斷,所以,家長在和孩子交流時,應該以平等的語氣,給孩子自己的空間去,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觀念,所以家長應該給孩子保留好的建議,尊重孩子的意見,要讓孩子自己決定怎么做事情,才可以進行引導。
成年的兒子不喜歡與父母溝通怎么回事
1、家長忽略了情感交流
現在的經濟條件好了,很多家長都會給予孩子大量的物質上的滿足,從不跟孩子進行情感上的交流,時間一長,孩子就會覺得家長就只會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根本不懂自己真正想要的,所以就會不愿意跟家長進行溝通。
其實,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孩子的情感需求比物質需求要重要的多,所以家長一定要多抽時間陪伴孩子,畢竟他的成長是很快的,如果一旦錯過,很難在有機會彌補,所以家長千萬不要忽略了和孩子的情感交流。
2、父母不關心孩子的想法
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很多家長從不愿意聽孩子講出自己真實的想法,或者雖然總是愛問孩子有什么想法,但卻從未真正重視過。只是想在了解孩子后,強加自己的思想,讓孩子順從自己的安排。
然而孩子不是傀儡,隨著年齡漸長,孩子們也會有獨立的思想。得不到父母平等的關心,他們就選擇了叛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