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帶孩子是一件十分辛苦的差事,而且很多事情孩子沒有經驗,總是會給家長惹出一堆麻煩來,很多好脾氣的家長也會在這一堆雞毛蒜皮的事情中失去耐心,對孩子發脾氣。但是單純的生氣并不能解決問題,甚至還會傷害到孩子,那么孩子惹大人生氣時大人該怎么做呢?
孩子惹大人生氣時大人該怎么做
1、也許在孩子惹家長生氣的時候,并沒有感受到自己哪里做錯了。所以往往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先要安撫好自己的情緒,這時候和孩子沒有好辦法去溝通,所以我們還是要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那就是心平氣和。
2、孩子惹大人生氣時,家長會不由自主的用成人的思維方式去看待孩子身上發生的事,這種方式讓自己走進了一個無解的“死胡同”,這就是家長始終不理解,孩子為什么總是錯、說了那么多遍還是做錯的根本原因。所以,無論孩子做錯了什么事,家長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思考。
3、當情緒平息后,需要大人協助孩子共同找到壞情緒出現的原因,比如問孩子,“媽媽很理解你,肯定是遇到了難過的事情,今天都發生了什么事情,說給媽媽聽聽。”
4、當我們發現孩子身上出現的一些問題時,不要認為讓孩子一定要遵從父母的思想,孩子們就不會因為自己的行為表現而感到糟糕與羞恥。這樣的做法,可以讓孩子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
家長如何教孩子管理情緒
第一、品味美好的另一個方法是,存儲記憶,延長美好,也就是給好事拍照、錄像、寫日記記錄、存檔,經常跟孩子一起看,回顧這些美好的瞬間。同時要學會分享,鼓勵孩子主動分享,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讓孩子把他認為的這些小美好分享給其他人,讓他感受到其中的樂趣。
第二、每當孩子有進步時,我們及時指出來,讓他看到,告訴他,你記得不,你去年、上個月還是什么樣呢,現在都可以做到這樣了!進步、提高、成長,這是最能體現孩子自身價值的。隨時抓住時機,發現具體的進步,告訴孩子,今天的你比昨天的你更優秀!
第三、調節情緒很重要,家長需要向兒童傳授如何將負面情緒轉變為正面情緒的方法。例如,在玩游戲時,如果游戲失敗,則會產生負面情緒。這時,父母應該告訴孩子,失敗了沒關系,我們可以再做一次,這種積極的建議將把消極情緒變成積極情緒。
孩子犯錯時如何與孩子溝通
在日常交流中,家長可以放下以往的權威和架子,和孩子像朋友一樣開玩笑,這會拉近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心理距離。而且,這樣會讓孩子感到放松,和父母交流起來不會有壓迫感或緊張感,更愿意打開的心扉。
幽默帶給孩子的是快樂,使批評這件嚴肅的事情產生了積極的思辨效果,同時也在某種程度上消除了緊張和畏懼,從而減弱孩子的抵觸情緒和逆反心理,使父母的批評于無形中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孩子犯錯,最需要讓他學會承擔自己的責任。一個勇于直面自身錯誤的孩子,即使偏離人生的道路,也能及時回頭。
鼓勵他勇敢地承擔責任。家長和孩子一起彌補過失,能讓孩子學會如何承擔責任。此外,在批評過程中,可以允許孩子對事件作出解釋,但也要讓他明白,解釋不是為了推卸責任,而是讓他知道自己錯在哪里。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