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如今有些孩子從小就在家長的溺愛中長大,他們在家長的庇護下長大,很多事情都沒有機會動手,都被父母大包大攬,慢慢的孩子也就養成了偷懶耍滑的壞習慣。這樣的性格在今后的生活中,也會給孩子造成很多不便,所以家長應該學會放手,給孩子鍛煉自己的機會。
孩子偷懶耍滑怎么辦
1、自制力對于大人很重要,對于孩子來說也是一樣的。自制力好的孩子,即使沒有家長和老師的監督和催促,他們仍然能夠認真地完成學習任務,還懂得給自己設置更高的目標。
2、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如果家長在孩子面前做事拖拖拉拉,答應孩子的事情也是一拖再拖,時間久了孩子也會受到影響。家長的行為舉止對孩子有很深的影響。想要孩子有自律意識,家長就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
3、孩子不好的習慣是很難立刻改正的,需要循序漸進。計劃表就可以起到這樣的功能,家長根據孩子的自身情況,制定孩子每天必須要做的事情,同時對孩子進行監督。在監督孩子的過程中,家長要以鼓勵為主,盡量不要責罵孩子。
4、當你限制孩子的一些行為時,他是很容易產生抵觸心理的。這時候家長可以用一些獎懲的方式來約束孩子,有的孩子會為了得到獎勵而做出努力。久而久之孩子也會變得自律。
孩子偷懶耍滑的原因
第一、有的家長過分溺愛孩子,擔心自己的孩子做體力勞動不好或本身忽視體力勞動,不讓孩子有機會從事體力勞動;有的家長為孩子考慮太多,擔心孩子過度用腦會影響成長,不讓孩子有自己思考問題的機會。
第二、有些家長總是不由地提高對孩子的要求,當孩子達不到要求時,就會指責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失去了信心,對父母的要求做的事,就會拖拖拉拉,慢慢騰騰。
第三、有的時候孩子做事磨蹭,并不是故意要氣家長,而是他們對父母要求做的事情不熟練,暫時還達不到要求。當孩子做不好時,父母不要急著發脾氣,仔細觀察孩子出錯的點在哪里,找出做不好的原因。
孩子偷懶耍滑的危害
愛拖拉的行為,容易讓孩子變得很懶散。在做事情的時候不知道如何去做,反而總是一味地退后。或者做的時候,根本就不用心。什么事情都需要父母去替他們操心,一旦這樣的行為成為一種慣性,孩子就會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有好的結果。
懶散的生活態度,是對生活的不尊重。容易讓孩子失去對待生活的熱情,做每一件事都是得過且過的標準。這樣怎么能提高孩子的辦事效率?對待生活消極的人生活也會過的一團糟。更別提日后的發展了。
有些孩子學習成績不是很好,每次寫作業都是狀態不佳,不是不想寫。就是用時很長,家長會認為認真寫,所以會寫得慢一些。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