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熱愛生活、充滿理想,但是現實生活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有些孩子在受到挫折之后,意志變得消沉,甚至自暴自棄起來,這樣的情況對于孩子的成長和心理健康來說都是十分不利的,作為家長應該怎么去引導孩子呢?
孩子自暴自棄怎么辦
1、很多家長或者老師,都是把自己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居高臨下的育孩子交談,語氣中咄咄逼人,直接要求孩子怎么做,這往往會讓孩子反感,繼而不屑一顧。但如果用平和的語氣和孩子交談,溝通,方能讓孩子有興趣談話,進行進一步調整。
2、容易自暴自棄的孩子,在他的心底深處,都有一個強烈的自卑和強烈的自尊交織著,折磨著他。因此。我們首先要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尤其是讓孩子能夠正確的認識到自己身上的優點和不足。特別是優點,要引導孩子能夠發現自己的優勢。
3、教給孩子技能,提升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記住,不能一下子教太多,他們學不會就更會有挫敗感。家長可以把一個大目標分解成一個個簡單的小目標,讓孩子體會到成就感。
4、要多擁抱孩子,多跟孩子建立這種親密的親子時光。像擁抱,建立親密的親子時光,都是跟孩子產生內在連接的一個很有效的方法。我相信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但恰恰作為父母如何跟孩子相處也是需要學習的,只要你愿意邁出一小步,改變一點點,你真的會發現孩子他會變化一大步。
孩子自暴自棄的原因
第一、家長平時給的壓力大,對孩子學習上要求過多,特別重視在學校的成績,分數的排名,只要在班級排名或年級排名成績下降,各種責備,使孩子對名次看的很重,一旦成績下降或名次落后就忐忑不安。常此以往,有些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認為自己總是達不到家長的要求,對自己沒有了自信,導致厭學。
第二、當孩子做某些事情,總是得到父母的負面評價,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認為自己技不如人,再怎么努力也得不到父母的肯定,逐漸對自己失去信心,內心充滿負能量。
第三、他人對孩子的評價,也會影響到孩子的自我認同,當他人對孩子的評價與孩子的自己評價不一致,受到群體壓力或大眾普遍認知的影響,孩子可能會認同他人的評價,開始否定自我,并不斷向他人的評價靠攏。
孩子自暴自棄的表現
孩子讓家長感到威脅、受到挑戰、被激怒或有時候被打敗,如果你要求孩子停止,他還繼續他的不良行為,并且對你的要求言語頂撞,消極抵抗,那么孩子有可能是在尋求權利。
孩子很消極,希望你放棄他,也別再打擾他,讓家長感到絕望、無助,那么孩子有可能是自暴自棄。比如,孩子在學校成為一個很放任的人,在班上總是出洋相、鬧笑話,這其實就是自暴自棄的一種表現。
對事情提不起興趣,讓他做的時候故意磨磨蹭蹭;讓他第二天要準備好的東西,也不上心;對學業有懈怠心,不愿去付出辛苦。
受到一點挫折后就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放棄自己的目標,放任自己失去斗志,不再前進,每天混日子。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