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父母的引導和教育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的內心,陪伴、尊重和支持是缺一不可的,畢竟正常的親子關系將是幸福家庭快樂的源泉。家長和孩子溝通時就能隨時敞開心扉,彼此包容和理解,更能觀察雙方的情緒和態度,有利于孩子之后的成長。
正常的親子關系是什么樣的
1、相互的愛和關心
良好、持久的關系,從來不是單方面的付出,而是雙向的愛和關心,在彼此之間流動。親子關系亦然,父母愛孩子,孩子也懂得愛父母。父母能夠無微不至地關注孩子,及時捕捉和回應孩子的需求,比如能夠通過孩子的哭聲快速判斷孩子是餓了、渴了、身體不舒服了,并盡快滿足孩子。
父母還需對孩子采取穩定、持續的慈愛態度,避免簡單粗暴的吼叫和懲罰。這樣的態度和養育方式,孩子會覺得舒適和滿足,對父母感到親密和信任,形成最初的安全感,從而拓展到對周圍世界的信任和期待。
2、平等、有效的溝通
正常的親子關系,離不開平等、有效的溝通。通過溝通,父母和孩子之間互相了解、理解,既能增進親子關系,也有利于高效地解決問題。
良好的溝通,也會給予孩子力量,孩子更加自信、積極,從而自覺地努力向上,讓自己變得更好。有效的溝通,一定是雙向的,是親子雙方感受、想法的交換、碰撞,秉持著尊重和理解的原則,最終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3、恰如其分的界限感
超過界限的愛和關心,只會讓孩子感到窒息、痛苦、壓迫,從而導致孩子和父母的距離越來越遠,或者憎恨、反抗父母,親子關系是扭曲的。高質量的親子關系,是父母和孩子在保持親密的同時,又各自獨立。
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懂得逐漸退出,不過度干涉和包辦,讓孩子承擔起個人成長的責任,鍛煉各項能力,學著獨立。與此同時,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志向,允許他自己做決定,只在需要的時候提供援助。
如何建立良好親子關系
1、掌握好平衡
平衡時在任何關系中都要掌握的,父母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平衡好與孩子保持親密關系的同時,給予他一定空間和私人領地之間的平衡。這的確不容易做到,但是這對越來越獨立的孩子而言,是必需的。
2、做好表率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想讓孩子成為值得信賴、有責任心和愛心的人,就要做好表率吧,讓他們在生活中經常能看到你身上的這些閃光點。
3、有話慢慢說
輕易發火只會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無法控制情緒怎么辦?那就自己待一會兒,平靜一下。當在孩子面前表現得平和時,父母就起到了最佳的表率作用,身體力行地教給孩子如何控制情緒和壓力。
親子關系類型的特點
1、權威型:父母對子女實行高控制,反過來又能接受孩子的意見和想法,最終以父母的權威控制為中心。
2、控制型:家長對孩子進行嚴格控制管理,力圖使孩子的行為與家長的目標一致,不采納他的任何意見和想法,也很少與孩子交流。
3、寬容型:父母對孩子寬松、寵愛,很少用權威或規則來管束孩子,經常運用說服、說理的方法教育他。
4、放任型:父母對子女的成長、教育不聞不問,無時間、無精力、也無能力教育孩子,與他之間很少溝通,感情冷漠,思想上產生了“隔閡”。結果這類孩子一般表現為多動,缺乏意志,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常成為問題兒童。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