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俗話說: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是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如果一直抓著孩子的缺點不放,對于孩子的成長也是不利的,慢慢的會消磨孩子對自信心,失去對事物的興趣。因此我們才會勸導家長盡可能的采用鼓勵式教育。
總說孩子的缺點有哪些壞處
1、孩子會錯誤地認為自己就是比別人笨,什么都做不好,長時間就失去了內心的自信,變得自卑,做事猶猶豫豫、畏手畏腳。
2、總說孩子的缺點,孩子會認為,不管我怎么努力,父母都會覺得我做得不夠好。不如破罐子破摔,反對或者排斥父母的話,隨心所欲,有種“看你能把我怎么樣”的想法。
3、家長翻來覆去指出孩子身上的種種缺點時,出發點是讓孩子認識到問題并及時改正,但對渴望被父母接納的孩子來說,這無疑是給孩子心靈的致命一擊。被父母用放大鏡無限放大的缺點,成為孩子難以承受的壓力,父母越是不停嘮叨,孩子越感覺到壓力大,就越是會犯錯誤,任何事情都做不好。
4、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問題。有些困難甚至超過了孩子的能力范圍,需要孩子通過非常多的努力才能夠克服。如果孩子遭受失敗之后,家長不僅沒有給予孩子相應的鼓勵,而是去數落孩子,批評孩子,那么孩子就會喪失信心,而且他們一旦再遇到相同的事,就會選擇退縮和逃避。
經常鼓勵孩子的好處
家長對孩子的成功表示贊美,可以強化孩子獲得成功的情緒體驗,滿足其成就欲,激發孩子通過自己努力再次獲得成功的欲望,并能使孩子自我感覺良好,繼而激發嘗試的興趣和探索的熱情。
總說孩子的缺點父母很難贏得孩子的信任。父母對孩子的言行作出正確的評價,并經常予以贊美,家庭里會產生一種新的氣氛,有助于父母與孩子之間建立積極的關系,使彼此之間更接近,并產生信任感。孩子的積極性也會提高。因此在某種程度上,贊美說明了孩子生活中重要人物對他的尊重與愛護。
挫折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它能夠讓孩子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真本事,同時也讓孩子學會不驕不躁,家長經常表揚孩子,孩子會在挫折面前顯現出一股勇往直前的意志力,有種不把問題解決自己就很別扭的感覺。
家長如何教會孩子面對缺點
第一、與孩子的交流是很非常重要的,孩子們往往不會主動跟家長反映自己的問題,需要家長主動與孩子溝通,發現孩子的缺點,幫助孩子解決。
第二、孩子們的缺點分為很多種,針對不同的問題,家長應該采取不同的方法。比如孩子沒有專注力,家長就可以幫助孩子耐下性子,嘗試讓孩子學習畫畫、書法等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第三、具備包容心,也是家長面對孩子缺點的態度。孩子雖然不會說,也不會明確指出,父母的愛是不是自己能夠接受的,但他會用不聽、不理或生氣的方式回應家長。所以父母的態度就是鏈接與孩子的交流。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