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孩子雖然學習時非常認真,課后也會積極的完成作業,但是語言類學科的成績還是遲遲上不去。這是因為他們缺少閱讀,這樣也就無法將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東西。長期閱讀對孩子的好處,家長要先了解這一點,幫助他更好的擴展自己的思維。
長期閱讀對孩子的好處
1、讓孩子開拓視野
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閱讀則是了解人生和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和最好途徑。閱讀是一種鞏固學習成果,豐富知識的有效手段。孩子閱讀便是鞏固、積累知識的過程,通過閱讀有益的課外書使孩子開闊視野,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增加了孩子對各個領域的的認識和理解,而且可以增長見識,做到不出家門而知天下事。
同時增強孩子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加強孩子思維的廣闊性、深刻性、邏輯性、靈活性培養想象力不論現實世界如何狹隘枯燥,但愛閱讀的孩子理想遠大,夢想無窮,給他們帶來無限的創意,可見長期閱讀對孩子的好處是很大的。
2、養成獨立思考能力
閱讀可培養批判性思考能力,書中復雜的論證及情節,孩子都能邊讀邊吸收,邊分析理解,閱讀讓孩子具有獨立思考和跳出俗常思維束縛的能力。
看喜歡的課外讀物,能提高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培養批判性思考能力,使他們主動認知、主動吸收知識,并積極運用這些知識開動腦筋去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有效地培養和確立主體意識,使孩子從依賴型的學習向主體型的學習轉變,讓孩子具有獨立思考和跳出俗常思維束縛的能力。
3、提高孩子語言表達能力
讀書還有一個很大的功效,他可以培養我們的綜合分析能力。一個讀書很少的孩子,他的語言能力一般不會很強。長期閱讀的孩子,接觸各種文章內容,會思考書中人物的言語、行為,思考能力、從而掌握了語言文字的能力,解讀能力得到培養的同時,表達能力自然就得以提升了。
當孩子經常閱讀的話,孩子所接觸的層面就會廣,在與人交談時不至于畏手畏腳毫無胸墨。在人際交往過程中,通過有效的溝通與交流,便可激發其培養出良好的交際能力。
怎么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1、閱讀一定要趁早
閱讀的時間越早越好,越早孩子就越容易接受。因此家長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可以先通過給孩子讀故事,讓孩子愛上書中的故事,從而激發他的閱讀興趣。
2、讓孩子自己選書
很多時候父母往往喜歡自作主張地給孩子選書,但其實,孩子們更喜歡自己選擇的書。所以在選書問題上家長應該給予孩子一定的自主選擇權,只要書籍內容是健康的且適合孩子讀的便行。
3、保證閱讀時間
閱讀貴在堅持,閱讀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能想讀就讀,不想讀就不想讀。家長要保證給孩子每天一段閱讀時間,哪怕只有十幾分鐘也好。
怎么做好親子共讀
1、閱讀時間要相對固定,晨起、餐后、睡前都可以。最好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具體時間,共讀時間大約十五分鐘,有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如果遇到有出游計劃,不妨將共讀地點移到郊外,一片草地,一張石椅都是最佳場所。在大自然的懷抱中,親子共讀將更有詩意。
2、父母大聲讀給孩子聽是最佳親子共讀方法,因為孩子最初的閱讀興趣和習慣來源于傾聽。等孩子走進學校會更專注,信息儲量、語言積累、思維品質都會超過不愿或不能傾聽的孩子。對中高年級來說還可以共同默讀,20-30分鐘即可。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