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傷害一點也不比行為暴力的傷害輕,小時候總是遭受語言暴力的孩子,長大總會或多或少產生性格問題。所以,被吼出來的孩子總是和普通成長起來的孩子性格不同,遭受的傷害讓他們更加消極,很難獲得幸福。
吼出來的孩子的特點
1、膽小怕事,性格軟弱
有很多父母大吼之后會,就后悔這么做,是因為孩子被吼之后感覺變得畏畏縮縮的,如果父母吼的非常的突然,孩子還很容易被嚇到,尤其是比較小的孩子,更因為這樣讓性格變得軟弱。
2、不分理由只知道認錯
如果孩子被吼之后,并沒有害怕,反而像父母所期望那樣變的特別的乖巧甚至開始討好父母,這也并不一定是什么好事,這個時候孩子只是想順著父母的心情,也不關心自己哪里錯了,只想讓父母停止吵罵。如果孩子經常壓抑內心,委屈自己,這種性格讓孩子獲得不幸福快樂。
3、性格很叛逆,很難管教
父母經常大吼孩子,一部分孩子可能會很害怕父母發火,之后就不管隨便亂動。但是有一部分的孩子,會越來越叛逆,你越吼我,我就越犯錯,你吼的再大聲,就是不理你,越來越叛逆。這樣的孩子會很難管教,孩子的內心也積攢著憤怒,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被吼的孩子的反應
1、默默不語
當孩子被家長吼叫后,他們就會沉默不語。他們內心是委屈的,但是,又不敢挑戰家長的權威,所以,只有將這些委屈全部都收納在心中,并不是他們內心沒有怨言,也不是他們沒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斷力,而是他們選擇了委曲求全。
2、強力反擊
有一部分孩子在面對家長吼叫時,他們不會選擇妥協和退讓,反而會針尖對麥芒,和父母爭吵。這種強烈反擊的孩子,敢于挑戰父母的權威,內心比較要強,而且叛逆心也比較強。
3、選擇忽視
當家長發泄到孩子身上時,不管孩子是否有錯,他們都會選擇忽視,這樣的孩子并不在少數,說明他們對這種行為和環境已經習以為常,完全不在乎父母的情緒了。所以,他們和父母之間的關系也會進一步拉遠。
孩子出錯怎么教育
1、樹立正面榜樣
爸爸媽媽是孩子的最佳模仿對象。如果大人做了錯事卻不愿承認,寶寶長期耳濡目染,自然也會如此。因此,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為孩子樹立好榜樣。
2、父母要淡定應對
小孩不愿意認錯,很大可能上是害怕受到懲罰。嘮叨和斥責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反而會導致他尋求各種途徑掩飾錯誤。因此,孩子做錯事情時,家長要以平常心對待,心平氣和地與他溝通,全面了解事情的經過,然后跟他一起思考如何進行補救,并付諸行動。
3、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有些孩子做錯事情后不愿意認錯,是不想更多的人知道,擔心大家笑話自己,這種孩子的自尊心也非常強烈。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家長應該小心處理,不要圖一時口舌之快,當眾挖苦、羞辱孩子,以避免對孩子的自尊心造成傷害。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