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不少家長在教育孩子時缺少耐心,經常動不動就發火,對孩子進行吼罵。但是有些家長也意識到自身行為的不對,給孩子帶來了傷害,但是卻不知道去和進行補救。那么,吼完孩子后,該如何補救呢?
吼罵孩子后如何補救
1、增加和孩子溝通的時間
孩子之所以會經常吼罵孩子,原因之一就是和孩子的交流時間很少。把以前的怒吼或者平常不帶感情的溝通改為笑著聊天,緩和緊張氛圍,增加交流次數,讓親子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才能補救孩子因為被父母吼罵而受到的傷害。
2、家長多鼓勵孩子的正向行為
吼罵孩子后家長要重新聽孩子解釋,孩子說完以后父母不要盲目評價,而是先肯定孩子,讓孩子覺得父母很高興聽到他們的意見。這樣一來,孩子會更愿意敞開心扉,也更愿意發表自己的意見。平常孩子有事情需要得到家長認可,先認真傾聽孩子的意見,鼓勵他自己拿主意。得到結果后給予肯定表揚,做事有主見。
3、適當放低自己對孩子的要求
父母大多時候會吼罵孩子,其實是因為他們對孩子的要求太高了。當孩子的表現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水平的時候,他們就會失去耐心,開始吼孩子。
所以,對于這類父母來說,可以適當放低自己的要求,不要一貫認為自己的標準才是正確的。如果孩子沒有達到自己的要求,那也要有耐心,陪著孩子一起努力。給孩子一點時間,讓他們慢慢去達到自己要求的高度。
4、向孩子正式道歉
如果發現自己吼孩子是錯誤的話,自己也感覺后悔,可以向孩子正式道歉的。很多父母發現自己吼孩子是不對的,但是就是不好意思開口去跟孩子道歉。家長像孩子道歉,不僅讓孩子覺得父母尊重自己,孩子也會更好的理解父母。所以,家長吼罵孩子后,想要補救自己造成的傷害的話,那就正式跟孩子道歉吧。
吼罵孩子的后果
1、影響孩子智力
父母吼叫只會令孩子產生恐懼緊張的情緒,這種情緒會讓孩子思維變的遲緩,大腦一片空白,邏輯和理智降低,無論是孩子的組織能力、演講演說能力,還是團隊合作能力都會因為這個原因遜色于人。
2、性格變懦弱
面對吼罵,孩子內心會產生排斥感,因此會想盡辦法去回避,那么,他會更加謹小慎微,甚至變得優柔寡斷,長此以往孩子的性格會變得懦弱,在日后遇到困難時容易產生畏懼、抗拒心理,缺乏應有的擔當以及責任感。
3、情緒變得暴躁
情緒是具有極強的感染性的,父母常吼罵孩子,孩子也會慢慢變得沒有耐心,漸漸地和父母一樣,越來越易怒、沖動、缺乏耐心。
孩子做錯事家長怎么應對
一、聽孩子解釋。也就是給孩子申訴的機會,聽他把想說的話說完。這樣才不會激化矛盾,家長有時間能夠冷靜下來。
二、告訴孩子應該怎么做。當孩子向父母解釋過自己的錯誤后,要清楚告訴孩子錯在哪里。和吼罵相比,用意見代替指責,鼓勵他改正錯誤,才是孩子最需要的。
三、用溫和的語氣和孩子對話。冷靜后,如果還是吼孩子,只會適得其反,此時,如果可以溫和地和孩子對話,孩子的情緒也會平和下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