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家長發現孩子上了小學二年級后,就越來越懶,平時在家里不愿意幫家長做家務,寫作業也懶得動腦思考。相信這不是少數情況,現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很多孩子的生活條件已經今非昔比,幾乎沒有什么體力活是需要他自己做的,甚至也很少鍛煉,這種身體上的懶惰,就帶動了思想上的懶惰,所以家長認為孩子又懶又笨。
二年級的孩子又懶又笨怎么辦
1、帶孩子運動鍛煉
現在的小孩肥胖率比之前上漲了很多,才二年級的小孩看起來比成人都要重了。重要的是“懶”小孩一般自律性都很差,人其實不能活得太懶,太懶就廢了,做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所以我們要先接受孩子的懶惰,帶孩子出去玩起來,一起做體育鍛煉,先讓身體動起來,才能有精力解決其他的事情。
沒有哪個孩子不愛出去玩的,二年級的小孩更是喜歡四處跑的年紀。如果孩子不愛出去玩,要么就是沒有朋友一起玩,要么就是去的地方不好玩。
2、讓孩子做家務
家長帶不要嫌麻煩,覺得有喊他做事那功夫,我事情早就自己做完了。要知道我們喊孩子做事,目的并不是真的要孩子幫什么忙,只是想讓孩子學會分擔家務而已。就從吃過飯喊孩子幫忙一起收碗開始。
但要注意的是,不要用金錢獎勵的方式,要讓孩子懂得:家務是大家的,不是媽媽一個人的。還有就是,要喊爸爸也參與進來。家里人都行動起來,孩子才愿意心甘情愿的做家務,否則怎么有立場去要求孩子做事。
3、改掉學習拖拉的壞毛病
家長認為孩子“笨”,可能知識孩子思維上的懶惰,拖拉磨蹭,不愿意去想答案。所以要一點點改掉么這種思維懶惰的毛病。后面再慢慢帶著孩子一塊養成好習慣。打罵是不管用的,并且情況更遭。表面上可能學習態度好點了,但是性格反而更敏感了。鼓勵模式,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家長在剛開始可以先每天給孩子把時間表列好,幫他管理時間。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就給孩子設立積分,來實現自己的愿望。
對于小學二年級的孩子,家長不要先抱著他會主動學習,愛學習的期待,因為注定會失望。好習慣是堅持出來的,我們先幫著孩子慢慢養成好習慣,等堅持的時間久一點后,這就成了他真正的好習慣了。
二年級的孩子又懶又笨的原因
1、家長的溺愛
有的孩子懶得運動,有的則懶得去想,這都是父母溺愛所形成的。有的家長過分溺愛孩子,或者不讓孩子搗亂,就不讓孩子有機會從事體力勞動。有的家長為孩子考慮太多,不讓孩子有自己思考問題的機會。孩子肯定不是到了二年級就突然變懶、變笨,肯定是從小父母的溺愛才養成的。
2、父母的懶惰行為
孩子受家庭環境形象很深的,而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員的懶惰則是孩子懶惰的另一個原因。有些成年人抱怨辛苦工作或體力勞動,自己都很不愿意動,孩子看到后就會加以模仿。最終整個家庭氛圍都是一樣的懶惰。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