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在不斷的成長,終歸是會有長大的那一天的,當孩子大了之后,家長們就不能用之前溝通的方式,和孩子說話了。在這個時候,父母更要把孩子放在和自己同等的地位上去溝通,這樣才是正確的教育。
孩子大了怎么和他溝通
第一、家長們要真誠地作出反應,表達父母的真實感受。真誠地作出反應,而不是敷衍,真實地表達父母的感受,而非得只有訓導。孩子大了之后,往往是非常敏感的,父母在與孩子的溝通中,語調暗含著一種態度,它同談話的內容同樣重要,從接受者的角度看甚至還比內容更重要。
想一想我們是用怎樣的語調來同自己的朋友交談的,我們對孩子又是怎樣說話的,是否居高臨下了,生氣時是否對孩子叫喊了,漸漸地那叫喊的音量,是否變成了你說話時的“正常聲音”了?
第二、家長們要和孩子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當孩子遇到問題時,是需要父母幫助的,父母給出的指導要越具體越好,解決問題的途徑最好和孩子一起討論確定,在討論的過程中,有些細枝末節的小問題興許就化解掉了。通過討論方向會更明確,問題本身也會顯得清晰、明朗,這都有助于問題的真正解決。
第三、家長們要集中注意力與孩子溝通。常有家長把孩子的話不當回事,當他們興致高昂地找你來說一個感興趣的話題時,你可能不感興趣,但也要認真聽,尤其是孩子大了之后,先聽孩子說。用無聲地肢體語言,告訴孩子,你在傾聽,而不是似聽非聽,或者一邊聽,一邊刷手機,或是在做其他事。這樣敷衍,還不如不聽。
第四、家長們要適當示弱。在家長和孩子的溝通過程中要提醒自己:親子關系是第一位的。孩子大了之后,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比較敏感,家長在溝通中應該訓練自己的覺察能力。
感受到關系緊張時,要收斂并且想辦法修復,青春期的孩子情緒爆發時,不能硬來,家長可以適度示弱并進行安撫,等孩子情緒緩和了,再繼續討論有爭議的話題。
孩子大了與孩子缺乏溝通的后果
1、會導致孩子大了的性格內向,慢慢把自己的內心世界封閉起來。大多數對父母覺得“無話可說”的孩子,性格都屬于內向的,因為長期缺乏溝通,所以當他們想要跟父母說點什么的時候,也會不知道自己應該要從何說起。逐漸地,會把自己的內心世界封閉起來,不再對外開放,也沒有人可以走進他的內心。
2、缺乏溝通導致的,就是親子關系越來越冷淡。你會發現自己跟孩子不是很熟,越來越不清楚自己的孩子在想什么了,尤其是孩子大了之后,這時候孩子就算你想跟他交流,你也不知道從何說起,所以便就此作罷,任憑這種關系越來越疏遠。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