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父母是孩子成長環境中影響最大的一部分,父母對于孩子的性格形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所以,父母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培養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
父母對孩子性格形成的影響
1、專制型父母讓孩子焦慮、自卑
父母專制,經常控制孩子并且要求其服從命令,從不考慮孩子的感受,對孩子教育一般都很嚴厲。這種環境下教育大的孩子,會自卑、懦弱、冷漠、消極,容易產生恐懼、焦慮心理。
2、溺愛型父母讓孩子自私
孩子的任何事情都由父母包辦,剝奪孩子自己去動手、去面對困難的權利,使孩子變得毫無規則,比如孩子上幼兒園,就會有分離焦慮,甚至拒絕上學,不愿意與同學交流,有退縮行為。被溺愛的孩子往往會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很難適應集體生活,易有很多挫折感。
3、忽視型父母讓孩子感到孤獨
忽視型父母經常不參與孩子的生活,也不關心。這樣會使孩子感到孤獨,缺少關愛使其失去對自己和他人的信任,性格變得飄忽不定,難以建立一段健康關系,并易對自己形成負面印象,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
4、民主型父母讓孩子積極、自信
民主型父母通常都很嚴格而又充滿愛心,他們鼓勵孩子在一定范圍內的獨立。這種父母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給予幫助、鼓勵。同時他們也會合理運用獎勵和處罰手段,讓孩子從父母的行為教育中獲得知識。這樣成長起來的孩子會更加積極樂觀,對自己充滿自信,善于解決困難。
父母對孩子性格形成的影響因素
1、家庭氛圍
在和睦友愛,家庭成員之間彼此尊重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孩子的性格多是積極向上的。相反父母爭吵不斷,在親子之間有隔閡的家庭長大的孩子成年后也很容易犯錯誤。
2、家庭結構
只有兩代人的家庭中的孩子,要比三代人共同生活的孩子更加獨立,能力更強。這主要是因為成長在三代人家庭中的孩子受到長輩的溺愛有關。
3、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
比如獨生子女家庭,如果不進行有意識的培養和教育,很容易使得這些孩子形成任性、對事對物都表現出漠不關心、極度自私等不良性格。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