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我眾所周知的“知識改變命運”,而讀書則是積累知識的過程,如果孩子不好好讀書,文化程度低,知識水平達不到現如今社會的要求,那么必然就會淪落為社會最底層的公民。所以,家長在孩子讀書的年紀,一定要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千萬不要輕易放棄學業。
不讀書的孩子有出路嗎
現在的孩子不讀書有沒有出路,都不是絕對的,但是讀書與不讀書的區別只是體現在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上,技術含量的高低上。不過相對來說,讀書的路子還寬,選擇的范圍還廣一些,而不上學的呢,門路窄,選擇的機會范圍小一些,而文化程度就是工作的敲門磚。
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書籍能夠使人進步,當孩子出現了厭學的情緒時,家長最重要的是要幫助孩子疏導心理,引導他們好好讀書,尋找學習的樂趣。那么家長具體該怎么做呢?
1、挖掘學習動機。家長應當發現孩子的優點,并且多鼓勵孩子,培養以及激發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在學習當中找到成就感。
2、給予方法指導。家長也要給孩子講解一些新的學習方法,并且對人際交往技巧進行指導,讓孩子更好的融入到學校以及班級的環境當中,良好的環境有助于提升學習能力。
3、改變家庭教育模式。家長不應當過度關注分數,不要經常斥責孩子,要多與孩子溝通,改善父子以及母子的關系,理解并且尊重孩子獨立自主的要求,不讓有孩子有過大心理壓力。
4、幫助孩子緩解內心的巨大壓力。孩子自身的學習能力達不到老師和家長要求,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成就感,在巨大的壓力下就會產生厭學的情緒,成績不好的時候,家長一定不要在埋怨和指責。
5、鼓勵孩子自我激勵。如果孩子能夠把握自我激勵的良好方法,便有可能避免學業上因自暴自棄而導致的失敗。那么家長就要幫孩子樹立合理的目標,要讓孩子學會自我暗示,漸漸學會擺脫學習上的消極情緒。
孩子不讀書的原因
1、家長對孩子的要求比較高。 一些孩子雖然十分努力還是無法達到父母的要求,索性不學習。比如,青春期的孩子,正處于叛逆期,家長期望他們做的事情,他們往往不想要去完成。家長希望他們好好學習,他們就偏偏不配合。
2、學校生活遇到了困境,孩子選擇逃避困難,不想上學。這種困境,有可能是突發的,也有可能是日積月累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