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孩子由于社交圈子比較小,當遇到一些需要發言的場合或者是人多的時候,就會變得不信心不敢說話,這會嚴重影響到他們的社交能力,那么作為家長的我們,對于小孩膽小不敢說話不自信怎么辦呢?
小孩膽小不敢說話不自信怎么辦
1、尊重孩子的天性。父母要時刻謹記孩子這種性格不是問題,尊重孩子的性格,不可以強求。只有這樣,才不會出現揠苗助長的事,不要過激的去糾正孩子的性格問題,這只會讓孩子失去安全感,更加內向。
2、讓孩子多和同齡人玩耍。小孩子天真爛漫,想象力豐富。有時候大人很難理解小孩子的想法,不明白他們怎么會有那么多過于稀奇古怪的念頭。
所以小孩子的某些行為在大人看來有些單純幼稚。小孩子長時間的和不同于他們年齡層的人一起玩,情感上無法達到共鳴,小孩子會變得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愛與人交流。而時常和同齡人一起玩,更能玩到一塊去。受到同齡人的感染,孩子也會變得越來越自信,越來越開朗。
3、總拿孩子與別人家孩子比較。每個人的成長中都有一個“別人家孩子”,他們既聰明又懂事,總之樣樣都好,跟他們一比自己簡直就是廢銅爛鐵。如果家長經常拿別人家孩子說事,把自己家孩子貶低的一文不值,那孩子能有自信了才怪!
4、不能總是指責孩子。孩子處于會犯錯、容易做錯事的年齡,這是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很難避免的,有些父母急性子,或是完美主義者,對孩子的教養沒有耐心,無論是遇到大事小事,處理的方式直接指責孩子的過錯。
在孩子弱小的心靈里,會讓孩子性格變得越來越內向,不敢說話,封閉內心世界,因此面對孩子的教育,父母應更多的耐性悉心教導,平心靜氣地跟孩子講道理。
小孩膽小不敢說話不自信怎么回事
1、家長的過度保護。父母從嬰幼兒起就對孩子無微不至的呵護,全方位的照顧,全天候的保護,很容易造成孩子膽小懦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會聽到家長警告孩子“不要動那個,有危險”之類的話,孩子只要有一點冒險行為,家長就會很緊張,不斷地提醒孩子要小心。
父母的過度保護,硬生生地破壞了孩子對這個世界最初的探索熱情,導致他們因為經驗不足,從而感到自卑并害怕挑戰,最終變得柔弱、害羞、恐懼,不敢面對新的事物,甚至不敢主動與人交往。
2、環境突然變化。環境的變化,也是孩子變得膽小、謹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面對陌生的環境時,孩子會產生很大的心理壓力。在生活中,很多父母會因為要工作,或者其它不得已的原因,不能自己帶孩子,而是把孩子交給長輩帶。我身邊,就有一些寶媽,每天上班前,把孩子送到奶奶家讓奶奶帶,晚上下班后,再把孩子接回家的。
父母與長輩之間,不但會有不同的教育觀念,在教育孩子方面,寬嚴程度也不一樣,所以,孩子每天都在不同的環境當中轉換,會令孩子不知所措。而孩子為了保護自己,便會變得越來越膽小,以免因為不小心出錯而受到懲罰。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