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就注重孩子的家庭教育問題,從以往只關注他們學習成績,變成了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變化。隨著社會的進步,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也在與時俱進,學習新的教育新知,作為父母,自己的教育水平要跟上孩子的成長步伐。
父母應該怎么教育孩子
1、用心聆聽
家長和孩子之間建立起溝通橋梁的基礎就是聆聽,有什么比用心聆聽更能讓孩子感受到被關心。當孩子對你說話時,盡量停下你手邊正在做的事情,耐心聽孩子說完話,即使他所說的內容你已經聽過許多遍了,也不要中途打斷、急著幫他表達。
2、不要只注重孩子的成績
很多的父母一般把關注點都放在了孩子的分數以及名次上,為了孩子能夠專注學習,而去把孩子可以做的事情都攬在自己身上,從而阻礙了孩子的動手能力,以及阻礙了孩子探索大自然的權利。
3、不要過度溺愛孩子
現在大部分的家庭都是一個孩子,家里的父母長輩總是無條件的滿足孩子所有的要求,這樣過度的寵愛會使孩子形成自我為中心的想法。父母愛子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對孩子的愛要有一定的限度,這樣才能幫助孩子建立良好人格。
4、要有自己的教育目標
這里的目標不是單純以優異的成績為衡量,而且你希望孩子未來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你希望他對世界保持好奇與探索,就不能拒絕他所有好奇天真的問答。你希望他乖巧聽話懂事,就不能事事壓迫硬逼去做。因此,我們要有自己的教育目標,并且積極引導帶領孩子走向那條路。
5、給予孩子獨立的判斷能力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在某些事情的決定上,往往不會讓孩子自己做出判斷和決定,甚至會依仗著自己比孩子擁有更多的人生經驗,而逼迫孩子去接受自己替孩子做出的選擇。
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喪失掉自己獨立判斷的能力。家長要讓孩子能夠擁有自己的選擇權,也許孩子的選擇不一定是對的,但只有在試錯中孩子才能更好的找準自己的方向。
父母教育孩子的誤區
1、父母的教育觀念不統一。由于缺乏溝通,許多父母在教育子女的問題上固執己見,他們甚至在孩子面前公開爭吵。這種現象的直接危害是,讓孩子感到不安全而不知所措。
2、對孩子過度表揚或批評。適當的表揚有助于孩子建立自信心,但在現實生活中,一些受快樂教育理論影響的家長往往喜歡沒原則表揚孩子。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