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現在很多家長每天忙于工作,就是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總是疏于對他的管教,對他的任何想法都認可,滿足他的需求,其實是一種溺愛行為。如果家長過于溺愛孩子,就會縱容他無法無天,產生很多錯誤的三觀,帶來嚴重的后果。
家長過于溺愛孩子的后果
一、孩子在生活中會要求他人過多,而且認為理所當然。
因為在父母的溺愛下,往往孩子的要求被盡數滿足,故此到了社會上,他往往便會覺得他人都應該讓著自己,都應該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這樣的行為自然會讓他不合群,不受歡迎。
二、利己主義會在孩子的思想腦海中根深蒂固。
家長過于溺愛孩子,他就不會主動付出自己的愛,不會關心體貼他人,他們在行為上更多地表現出索取。感覺是對方欠自己的。一旦對方不能滿足自己的要求,就會情緒失控,抱怨,憤怒,惡語逼迫,胡攪蠻纏,甚至大打出手,作出出格的事情。
三、溺愛會讓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不會顧及他人的感受。
在父母溺愛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往往非常自我,不會考慮他人的想法,更聽不進他人的意見。所以沒有組織紀律性,沒有團隊合作精神。這樣在生活中,他們會感覺到孤獨,形成孤僻的性格,不愿意接觸社會。
四、挫折感差,很容易走極端,做傻事。
被父母溺愛的孩子,往往他的要求父母都能滿足,故此對于他來說便覺得生活中不會有困難的事情。一旦走入社會,獨立去承擔責任的時候便會被困難嚇倒,便會叫苦連連,讓自己在困難面前低頭敗下陣來。而他們不會找尋自身的問題,還會抱怨父母的不是,一切都是別人造成的。
為什么家長會過于溺愛孩子
1、過分的關愛。父母過度寵溺孩子的時候,會出現過分關愛的現象。比如,他們會事無巨細的照顧孩子,給予他過分的尊重與關懷。比如,孩子都上初中了,家長每天早晨起來都會幫他穿衣、準備早餐,上學放學都會去接送他。
2、無底線和原則的對孩子好。當家長過于溺愛孩子的時候,就可能會出現他們無底線、無原則的對孩子好。孩子想要什么,家長就給他什么。只要是家長能做到的,孩子哪怕是要天上的星星也能給他摘下來。
3、凡事都替孩子做主。比如,孩子的飲食起居、一日三餐都由父母包辦,孩子的業余生活也由家長安排。等到孩子上學后,家長也會事無巨細的安排孩子的一切,比如:孩子文理分科時科目的選擇,孩子高考時所填報的專業,就讀的學校等等。孩子自然會過于依賴父母,從而失去主見。
家長如何改變溺愛的教育方式
1、做好關愛、呵護的同時,也要適度放手讓小孩去鍛煉去實踐,從讓他鍛煉實踐中不斷提高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
2、日常生活中,父母對于孩子的要求不能一昧的全部答應,要根據實際需要,去判斷對他是否有利。有利于孩子健康的要求盡量去滿足,不利于健康的要拒絕并做好解釋工作。
3、學會讓小孩正確面對挫折,向孩子傳授困難解決方法以及技能技巧,幫助他提高抗壓力,以及處事能力。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