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庭教育對家長來說是一個考驗,因為在教育孩子時經常會感覺力不從心,沒有方向,總是抓不住核心目標,就會導致出現吃力不討好的情況。教育的目的就是讓孩子健康成長,有獨立自主的能力,因此家長想要做好家庭教育,就一定要了解核心目標是怎樣的。
家庭教育的三個核心目標
第一、良好習慣的養成
教育是要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鍛煉、行為、習勞、思維、德行等習慣。孩子在兒童時期最好的教育莫過于養成良好的習慣,所謂的好孩子一定是有好習慣的孩子,所謂有問題的孩子一般都是壞習慣較多的。
第二、正面思維的教育
在物質財富快速發展的當今,孩子缺少的不是生理營養,而是心理營養。做父母的積極引導和鼓勵兒童凡事往好處、發掘自身的優勢,培養孩子利他和親社會行為,從而讓孩子感受到自我存在的價值。在不斷努力,勤奮進取中取得真正意義上的成績與成就。
第三、樂觀性格的教育
家庭教育的最大問題,在于家長消極的教育心態。孩子一切的幸福和快樂始于積極的心理,家長需通過心態、關系、語言、環境、體驗、人格、行為、改變等一系列的轉化,挖掘出孩子積極的人格品質。
培養孩子的目的,是讓他成為一個寬容、樂觀、有理想、人格健全、內心充滿正能量的人,而家庭教育的過程正是家長自我修煉、自我學習的結果。
家庭教育的方法有哪些
1、做好榜樣
年紀小的孩子都具有很強的模仿性和觀察能力,他們會觀察父母的一言一行,并且將父母的言行舉止記在心間,刻意的去模仿。所以在孩子面前,父母應該保持一個積極正面的形象,以身作則,這樣才可以在潛移默化當中將一些為人處事的道理告訴孩子。
2、培養孩子的愛心和孝心
孩子的心思更加的敏感和細膩,并且在孩子的眼中,世界是美好的。作為家長,應該在孩子成長的過程當中傳輸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教育孩子要關愛他人,熱愛這個世界,孝敬長輩和父母,尊敬師長,這些都是為人的基本道理。
3、用鼓勵代替責罵
孩子的心思比較細膩,并且在他們的眼中,父母是最親近的人。所以孩子會格外在意父母對自己的評價,如果我們平時在生活當中對孩子的責罵,多于鼓勵,很有可能他會因為這些責罵而否定自己的能力,變得畏手畏腳,變的自卑。
因此,多給孩子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和鼓勵,可以讓孩子更加積極的去面對問題。這些都是比較好的方法,可以給他起到一個積極的正面引導。
家庭教育的主要內容
1、素養教育對于孩子來講有特殊意義,孩子需要知道自己在公共場合的狀態和情況,也要知道自己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要根據當時的情況進行言行舉止的管控。
2、“禮貌”是生活的常態,家長要在孩子年齡較小的時候,就傳播主動問好的習慣,這樣能夠擴展孩子的言語能力,也能讓孩子了解周圍人群的名稱,并且和他人友好相處。
3、品德教育涉及的方面比較多,家長要在孩子懂事的時候,進行日常生活內容的傳導,這樣孩子才不會覺得父母所做的是理所應當,從而有感激之心,之后也更容易拉近親子關系。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