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會碰壁,碰到困難有挫敗感,有時候會不愿意再嘗試。但是孩子碰到困難后,是從此變得愛逃避,還是會越挫越勇,迎難而上,這取決于父母對孩子的鼓勵。父母需要怎么去鼓勵孩子才能讓他們有勇氣繼續嘗試,克服困難呢?
孩子有挫敗感怎么鼓勵孩子
1、教孩子不要逃避,和孩子一起討論失敗的原因
當孩子對一件事情有動力,卻一直做不好時,一定要教孩子正確面對,一起去探討導致失敗的原因,還有從失敗中學到的經驗和教訓,從而一點點接近成功。這樣既保護了小孩好奇心,也讓他知道了失敗是成功之母的意義。
2、告訴孩子失敗的好處
很多孩子不管繼續嘗試,就是因為害怕失敗,失敗會給自己帶來痛苦。家長千萬不要給孩子“不許失敗”的壓力,要讓他知道,只有不斷地進行嘗試去學習和探索,才能接近成功,每一次失敗的經歷,都是成功道路上的鋪墊。
3、要愿意去體會孩子的感受
家長看到孩子有挫敗感的時候,不要因為怕孩子哭而把他保護得太好。會讓孩子認為是自己不好,能力不足,從而變得愛逃避,沒有突破困境的勇氣。所以,家長要理解小孩的感受,懂得他們為什么會有挫敗感,為什么不想嘗試,從而對癥下藥,繼續鼓勵孩子。
4、嘗試幫助孩子達成目標
當接受了孩子內心真實感受之后,可以問問孩子需不需要幫忙,比如對于滑滑輪的小孩,多次失敗后小孩還是有些害怕,家長就可以帶著孩子先滑一段時間,等他慢慢的找到平衡感之后再松手,這樣子孩子也不至于因為恐懼而放棄。
5、不過分的看重結果
父母很多時候鼓勵孩子的初衷,都是想孩子能夠達成目標,當孩子沒有能夠達到父母心中的預期之后,父母就會變得焦躁,并且這種焦躁情緒還會通過語言感染到孩子。當小孩感受到父母焦躁的情緒之后,可能會因為害怕父母責怪自己而緊張,變得不知所措,就會體現為挫敗感。
所以父母應該單純的鼓勵孩子,不要過分看重結果,對待孩子的每一次勇敢嘗試都要給予肯定。
為什么孩子失敗后有挫敗感
1、自尊心作祟。小孩雖然年齡小,但是自尊心和自信心往往都非常旺盛。如果自己表現的不夠優秀,就會認為自己很沒面子,所以產生挫敗感,不想再嘗試。
2、父母的寵溺。小孩在家說一不二,養成了小霸王的性格。在家即使有的事情失敗了,在父母家長的寵溺下,也不會覺得自己很失敗。但是到了外面,少了父母的寵溺,是自己能力不足的情況下發生的失敗,也會讓孩子有挫敗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輸不起。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