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如今很多家長忙于工作,沒有時間去照看孩子,因此很多孩子從小就是在爺爺奶奶的看照下長大的。但是一般來說,長輩對于孩子往往過分的疼愛,以至于到達了溺愛的程度,這對于孩子的成長和性格的培養都是十分不利的,那么家長應該怎么辦呢?
爺爺奶奶溺愛孩子怎么辦
父母要看到老人溺愛孩子的“必然性”,可以先肯定老人的慈愛之心,尊重老人的勞動成果,對老人哺育之情表示由衷感激。然后,向老人陳述正確教育孩子的責任以及溺愛孩子的危害性,希望老人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老人一般會通情達理,共同承擔教育孩子的重擔。
老人也和孩子一樣,要制定規則,不允許就是不允許,帶孩子單獨出去的話吃什么一定要提前問問父母才可以給。如果老人不聽勸阻,就要禁止一段時間不讓老人單獨帶孩子出去玩或者其他方法讓老人知道孩子一定要按照家長的規矩來照顧你的孩子。
在家庭中,年輕的父母要扛起當父母的責任,不要過分依賴老人,特別是對孩子的教育。組織一次家庭會議,確定孩子的第一責任人。當孩子出現問題時,以某一家庭成員的意見為重。比如,確定孩子的媽媽作為第一責任人,其他的家庭成員都做好心理準備。
兩代人要統一思想認識。由于出生環境和時代的不同,造就了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在寶寶身上相當大的差異,所以兩代人更要心平氣和地坐到一起,統一思想。爸爸媽媽應該多向長輩請教經驗,而爺爺奶奶應該多學習一下新的理念,才能避免發生更大的分歧。
父母不能把孩子的所有問題都歸因于長輩的溺愛,必須客觀分析每一個問題。而且老人有自己的生活、觀念和習慣,不能強求爺爺奶奶按我們的方式帶孩子,老人愿意幫忙,我們就該懷一份感激。
家里老人溺愛孩子的危害
1、目無長輩、不懂禮數。現在父母更注重的是孩子學習成績,至于禮貌這些,都隨便孩子自己。尤其是老人們帶的,孫子都騎到自己頭上了,依然笑著說,孩子小不懂事。
2、自理能力差,不懂規矩。老人們喜歡包辦,代辦,就連放學的書包都幫孩子背著,不管走到哪,老人身上都是大包小包,孩子永遠都是兩手空空。所以導致孩子的自理能力很差。
3、溺愛使孩子內心無愛。父母滿足孩子的一切需求,而不去教孩子如何理解愛和培養孩子對其他人的愛,會使孩子不自覺地養成以自我為中心、只為自己考慮的習慣,認為別人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理所當然的,會認為規矩都是為別人制定的,與他們無關,使孩子漸漸成為一個自私、狹隘的人。
4、孩子軟弱不可以承受艱難。長期性日常生活在爺爺奶奶的關愛寵溺下,自小不清楚什么叫艱難,由于一切有老人委托處理,一旦碰到困難便會不知所措,性情越來越軟弱,沒辦法行初成,做不了大工作,經吃不消一切一點小小艱難。
老人總是溺愛孩子原因
上了年紀的人,他們不再工作,日常活動也越來越簡單,他們的世界也越來越單純,從某種程度上說,他們更懂孩子,更理解孩子的需要。
平時年輕人要出去上班,早出晚歸,老人退休了,空閑時間就多起來了。人一閑下來,不習慣,年輕人要上班,老年人沒事干,就覺得非常孤單。而孩子的出現正好填補了他們的心理空白,對孩子不免就比較寬容,比較溺愛。
嘴硬心軟是所有老人都有的想法,那種藏不住的愛就會表現出來。再加上孩子聰明,軟磨硬泡下,老人招架不住,自然就會順從。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