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的成長時間很大部分都是在學校,老師對于孩子性格的塑造上也起著很大的作用。有的孩子在學校孩子受到老師不公平待遇,家長知道后除了焦急、心疼,更應該想辦法解決這件事,盡量減輕不公平對待對孩子的影響。
孩子受到老師不公平待遇該怎么辦
1、先聆聽,不批判
家長要先冷靜下來,家長先不急著和孩子一起出氣,怪老師、批判老師。這么做只會強化孩子對于老師的不公平感受。先仔細聆聽孩子在訴說過程中,所帶的情緒。先共情、接受孩子的情緒,無論他的想法合不合理,至少他當下的情緒是非常需要排解的。
當孩子對家長訴苦時,家長要重視把它當作一回事。如果父母忽略或不理,這會打架孩子對父母的信任,讓孩子在日后喪失傾訴欲望。家長要和孩子討論這件事情,但不要在孩子的氣頭上馬上和孩子討論。先讓孩子情緒穩定之后,再冷靜復盤這件事。
2、理清楚孩子想傳達的事
孩子有時候單方面的認為老師不公,家長先不要輕易下判斷,先理清楚孩子到底想表達什么。有時候表示,師生之間的關系可能存在著矛盾和沖突,或者對自己和其他同學有偏心,而感到不滿或怨懟。
家長要仔細觀察孩子認為的不公平,主要是聚焦在哪些事情上。站在第三方的立場上去判斷孩子的說法中是否有偏私,并且考慮是否需要和老師進行溝通。
3、和孩子討論眼里的公平
當孩子有獨立的是非觀念,對事情有客觀的認識的時候,才是孩子真正成長了的時候。每個孩子對于公平的認定,不盡相同。但通常大都自認有理,對方無理。家長應該坐下來聽聽看孩子的公平怎么說,引導孩子正確地估計自己的真實價值和公平的定義。
孩子在學校被老師不公平對待怎么安慰
首先,要坦誠地告訴孩子,這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
因為只要有人的存在,就會有比較,有比較的時候就必須有向老師一樣的人作出判斷,但是這個人不一定會絕對公正。但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的公平,就像大與小,高與矮,貧窮與富有,這下差別都是因為有比較,所以才會有相對性。所以,楊讓孩子意識到不公平的普遍性。
其次,還要告訴孩子達到公平是很困難的。
在孩子眼里,“公平”總是可以和“平等”或“相同”表達同樣的含義。換句話說就是,小孩認為每個人都應該獲得相同喜愛、獎勵。作為成年人,會覺得這種方式很幼稚,但是家長要站在孩子的立場考慮事情,很多時候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要達到絕對的公平公正是打架都希望的,卻很難達到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