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的學習問題無疑是家長最擔心的,很多家長為了能夠更好的照顧孩子的起居,做好后勤工作,不惜辭去自身的工作陪讀,但其實這樣的方式會讓孩子感到非常大的壓力,那么到底初中家長該不該辭職陪讀呢?
初中家長該不該辭職陪讀
進入青春期孩子要媽媽的陪伴,但不是陪讀。不可否認,家長陪讀,已成為一種社會現象。但是陪讀媽媽有時會對女兒的成長造成羈絆。
首先,媽媽陪讀意味著家里的經濟來源少了一部分,一家人的生活壓力全部放在了孩子爸爸身上。孩子心里很清楚這一點,無形中會有壓力感。其次,有時家長會過多地干涉孩子的生活,本該孩子自己解決的事情,家長去解決了,剝奪了孩子自身能力鍛煉的機會。
初中家長該怎么陪伴孩子
1、家長要做好心理準備,要有足夠的耐心。初中的孩子無論是身體孩子是心理都有一定的變化,叛逆讓他們不愿意總是聽從家長的意見,他們有了自己對事物的見解,認為不需要家長再旁嘮嘮叨叨的。面對孩子的不聽話,家長需要有耐心,不要用暴躁的脾氣對待孩子。
2、家長要認知自我,改變自我,快速的成長起來。摸清孩子的成長規律,有效的陪伴孩子,做好正確的引導。
孩子在不斷成長,家長也要不斷學習進步,弄清孩子的成長規律,根據孩子不同階段的心理來教育孩子。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不是沉默的陪在孩子身邊,也不是成天對著孩子嘮叨,而是在適當的時機和孩子保持溝通。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好榜樣。
3、培養思維能力,幫助孩子提升成績。俗話說“初一相差不大,初二始分高下”,有的成績平平的孩子,經過初中一年的學習,因為適應,并方法得當,初中二年級開始“爆發”;而有的孩子進入初中二年級后,因為沒有目標和方法,隨著學習內容加深,學習也變得越來越困難。
中學知識邏輯性和連貫性較強,最重要的就是要改變之前的思維習慣,有意識地開始文科的積累,理科的思維能力培養。孩子進入初二,就要學習理化科目了。家長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讓孩子會聽老師講課的關鍵點,聽講效率高;把會的做成對的,準確、規范書寫,能表達自己的思路;能把自己會的東西講解出來,能力達到一個新的層次;當題目的形式發生變化,能發現本質,準確解答。
所以平時的時候,家長可以讓孩子當老師,讓他把解題過程講給你聽,講解的過程中隨時追問。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