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對于正在成長中的兒童來說,家庭是很重要的環境因素,因此家庭氛圍對兒童的影響是很大的,決定了他之后的心理品質和人格發展。孩子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能深切感受到父母相處的氛圍,以及家庭環境的好壞,這都能無形中影響孩子。
家庭氛圍對兒童的影響有哪些
1、影響性格。
家庭對于孩子來說,是他的第一重要環境因素,同時也是他的第一所學校,而父母則是他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氛圍不好,容易導致孩子性格不好,例如父母經常爭吵,甚至出現打架,這樣情況下容易讓孩子形成性格暴躁、孤僻等。
如果一個家庭當中,父母是相處方式是輕松,娛樂和有愛,那么就容易塑造出一個性格開朗,溫柔的孩子。
2、影響行為習慣、生活態度等。
有一些家庭在情感方面比較專制,總是替孩子規劃,自己認為好的,就是對孩子好,就是愛他的表現。其實,這樣的家庭氛圍容易束縛孩子,讓他失去自主能力,甚至出現害怕家長情況。
因為孩子的行為習慣、對生活態度等已經深深受到了影響,從而也形成了這樣一個人,對此成長道理是非常不利。
3、影響解決問題的能力。
別看都是同樣大小的孩子,有的孩子能力很強,但是有的孩子就是很害怕解決問題,特別地依賴別人,這就是典型地缺乏獨立解決問題的自主能力。在他們的認知里面父母平常對自己就是說什么就是什么,從來不會需要自己去思考,這就是溺愛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跟貧苦孩子的區別。
怎么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1、密切家庭成員的關系,維護家庭的完整性。家庭成員之間的人際關系,決定了家庭心理氛圍和家庭的穩定程度。現代家庭中的親子關系既是長輩和晚輩的關系,也是伙伴和朋友的關系,從前者看,父母要愛子女,關心他們的成長,幫助他們克服困難,樹立信心。
子女對父母要尊重和愛戴。從后者看,父母與子女之間應平等,相互尊重,特別是父母應尊重孩子的人格。夫妻之間更應相互理解,共同承擔家務和教育子女的責任。
2、重視親子之間的交流與互動。社會生活節奏加快,許多父母由于工作繁忙疏于和子女交流,而兩代人之間價值觀、個性等方面的差異,也容易形成心理隔閡,只有雙方經常溝通交流,才能縮短心理距離,增加共同語言。
因此,除一般的日常接觸外,父母還應有目的地和孩子溝通交流,如安排家務勞動、重大決策征求或采納孩子的合理建議、選擇好書好節目和孩子一起看、耐心聽孩子說說學校的事情、幫助他們面對挫折克服困難、親子共同出游培養生活情趣豐富精神生活等等。
家庭教育方法
1、家長以身作則
家長想教育好孩子,必須以身作則,這樣才能讓孩子養成良好習慣。比如吃米飯時家長想教孩子勤儉節約,不浪費一粒米。自己首先要保證把碗里的米飯吃干凈,一粒也不剩,這樣即使不給孩子說,時間長了孩子也會跟著學的。
2、多鼓勵夸獎孩子
孩子的自尊心也是很強的,有時候一句責備的話能讓他難受很長時間。相反多鼓勵鼓勵他會讓孩子干勁十足。比如孩子幫家長擦桌子了,家長就要使勁的夸一夸孩子,說:你真棒,真勤快。這樣孩子會非常高興,還有可能去接著幫忙拖地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