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小孩在一年級就會迎來一個小的叛逆高峰。這個時候家長還會當孩子沒長大,繼續用對待小孩子的方式對待他們。這樣只會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讓孩子更加不聽父母的話。家長應該及時轉變教育方式,找到適合一年級小孩的方法。
一年級小孩叛逆期如何教育方法
1、換位思考。家長面對孩子令人不解的行為,不妨換位思考,想想孩子為什么會這樣。有了共情后就會理解孩子,就能找出問題的癥結。
2、允許孩子犯錯。小學一年級這個階段正是孩子形成主見的關鍵時期,小錯肯定難免。所以,家長應該允許孩子犯一點錯、吃點虧,不要過分束縛孩子的手腳。同時,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孩子模仿能力強,家長的良好言行能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
3、耐心溝通。叛逆期的孩子,情緒起伏都特別大。面對孩子的叛逆,父母一定要耐心。如果孩子大聲哭鬧的話,父母也不要著急,不要煩躁,也要保持耐心。當孩子平靜之后,再開始跟孩子好好溝通。有的時候,孩子的情緒可能是負面的,父母要做到耐心幫助孩子。
4、尊重孩子的意見。當孩子對事情有自己的見解時,家長一味的給孩子講道理是不正確的,聰明的父母應該是先尊重孩子的想法,然后再去印證自己的觀點,讓孩子直接看到哪個做法才是正確的,才會有力的說服他們。
5、尋求老師的幫助。一年級小孩叛逆期是因為接觸到了家庭以外的更多人,父母不再是孩子心中唯一的權威,老師在他們心中成為了新的可以信賴的人。比如,許多小孩子在家不聽話,但在學校特別聽老師的話。家長不妨多和老師交流溝通,讓老師予以引導,說不定效果更好。
6、家長以身作則。當孩子在學習上變得不聽話和叛逆,家長最好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做活動。這樣不單單是為了監督孩子,也是家長們和孩子相處反思的時機。在要求孩子做到的同時,家長必須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榜樣。
7、父母給予孩子更多自主選擇權。一年級小孩能夠自己做決定了,當父母給他們更多的自主權時,他們會覺得自己是被尊重的,于是心里會有成就感,就更愿意也更想和父母交流和分享。父母將也能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給出建議。這樣才能讓孩子良好的渡過叛逆期。
一年級小孩叛逆期的原因
第一,家長對孩子太過溺愛。一年級的小孩子進入到小學,從前都是備受寵愛,以至于孩子到了學校心里反差太大。很難接受沒有人寵愛的生活。
第二,家長對孩子不夠重視。有的家長在孩子上了小學之后,就會拿出更多的實踐工作,對孩子的關心變少。孩子為了得到家長更多的注視也會和家長對著干,表現得的非常叛逆。
第三,家長對孩子責備過度。家長認為孩子什么都做不好,經常責備小孩子,而孩子認為他已經盡力了,所以就會產生沖突。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