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學校課堂上,老師會經常對孩子進行提問,有的孩子唯恐被老師叫起提問;但也有孩子舉手,而老師不喊孩子回答問題的情況存在。所以對于后者,家長就可以找到老師進行合適溝通,才能更好的解決這一問題。
老師不喊孩子回答問題該怎么說
1、與孩子、老師進行溝通
如果孩子回家抱怨課堂不被老師提問,家長要問清孩子:老師是經常性地不提問他,還是偶爾不提問?老師是大面積提問,還是只提問了幾個人?如果老師經常大面積提問,就是不提問你家孩子,可以告訴班主任。由班主任出面跟任課老師談比較好。
若這個老師就是班主任呢?當然也可以說,如果這個老師很直爽,你也可以直爽地說:我家娃說上課你老不提問他,他可傷心了;如果這個老師不那么好接近,你可以含蓄地說:我家娃可喜歡你上的課了,每次你提問他,他都要高興老半天。
2、給孩子安慰:舉手是暗號
當孩子在上課舉手后,老師不喊孩子回答問題時,家長就可以告訴孩子:那是因為你最近都很積極發言,老師知道你是好孩子,她已經放心了,所以,老師就想看看那些平時不太愛舉手,或者作業錯誤比較多的同學,希望看看他們是不是也會像你一樣,認真聽課。
然后當孩子說自己以后不舉手了,那還要讓孩子知道:舉手是你給老師的暗號,告訴老師,我已經明白了。所以,我們就要做孩子的“答疑解惑師”,解開孩子的疑惑,引導孩子多思考,這是每一個為人父母者的責任所在。
3、和孩子共情:這事很正常
孩子年紀小,他們的情感非常脆弱,很多在成人眼中非常微小的事情,都會成為孩子負面情緒的導火索。就比如老師不喊孩子回答問題的情況,我們可以從他們的情緒入手,找到自己和孩子情緒契合的點,和孩子共情,幫助孩子認清并接納情緒。
讓孩子能夠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情,一定要主動學習,多舉手,多發言。共情能夠舒緩了孩子心中的結,讓孩子排解了情緒,也懂得了舉手的重要性。但這個“共情”,也絕不是簡單的說一句“沒關系,別緊張”這么簡單。
4、和老師溝通:鼓勵很重要
每個孩子的內心,都渴望夸獎和表揚。尤其是老師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一次表揚、一次鼓勵,都會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
有些孩子將“舉手想回答,被老師叫”當作老師的肯定,也因此,他們會在老師不喊他們回答問題的時候,倍感沮喪。
所以家長可以和老師多做溝通,表達一下孩子的意愿,希望老師能夠適時給予鼓勵。而老師的鼓勵,能夠給了孩子無窮的力量,這樣孩子也就會開始自覺地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提高。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