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孩子在三年級不學了,主要還是因為他們在一二年級對學校、對老師存在敬畏心,而到了三年級已經對學校、老師、同學都已經熟悉了,也就會開始變得懈怠,就會表現出已經不學了的態度。對此,家長就要了解原因,讓孩子逐漸再轉向學習。
孩子三年級已經不學了怎么辦
1、培養興趣。孩子在三年級已經不學了,主要原因是對學習缺乏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和老師及家長的引導是分開不的,平時應多和孩子以一種平等的心態進行溝通,
2、適當節制欲望。人的欲望是無止境地,要使孩子從幼年時期就應接受一些困難,花費一定的體力和精神力量克服。在生活中,父母不要一味無條件地滿足孩子的需要。
比如,出行能夠步行盡量選用步行的工具;讓孩子適當參加一些體育鍛煉,磨練孩子的意志,比如徒步郊游,爬山等等,孩子在適量的體育鍛煉。
3、培養孩子求知精神。懶惰不僅是手腳懶,也是思想懶。一個不學了的孩子往往是學習困難的孩子,遇到作業中難題需要思考時要么等待父母講解,要么不做,有的孩子還哭鼻子。
一個人在童年時代,特別是在青少年時代,就要養成樂于讀書。讀書能催人奮進,促使思考,也就能讓孩子在三年級逐漸再轉移到“正途”上。
4、鼓勵和贊揚。對于出現這種情況的孩子,那家長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學習并鼓勵他,表揚他。例如父母和孩子一起背一首詩,當孩子背的很熟練時,告訴他,比爸爸媽媽背的還好。不要懷疑,任何人都是贊美聲中成長的。
孩子三年級已經不學了的原因
1、課業負擔太重,學生完成作業很困難,同時老師要求又十分嚴厲,孩子覺得上學一點兒也不快樂,所以不想上學,也就是他已經不學了的原因之一。
2、孩子學習能力差,跟不上學習節奏。成績不好,沒有成就感。總是被老師批評或者同學嘲笑,自然就不喜歡上學,也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了。
3、敬畏感逐漸消失。孩子一二年級時,年紀尚小,而且是新接觸上學這個環境,對于老師也有一定的敬畏感,到了三年級時,上學的環境已經很熟悉了,對于學校也失去了神秘感,也沒有那么敬畏感,也就是不怎么“怕”老師了,人在放松熟悉的環境中是會變得懈怠起來。
4、出現了畏難心理
因為一二年級的學生,課本內容都相對簡單,學校也主要培養孩子的習慣,學業并沒有太大壓力,但是到了三年級,語文會增加作文,閱讀理解等題目,數學會有應用題。
而這些學業壓力的加大,會讓部分孩子產生過畏難心理,越是不會就不愿意去做,慢慢的就變成“積懶成笨”了,也是他們已經不學了的根本原因。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